第427节(2 / 2)

加入书签

皇帝要跟中书省的宰相们商量,要跟吏部的堂官商量,最后才能定下来。

说白了,这是一件大事情。

皇帝在正式考虑这件事情之前,需要先见一面福这个胆大包天的福建布政使。

说起来,之前沈毅在浙江的时候,也给沈毅发来过一封信,让沈毅过年的时候,带着浙江巡抚周义山一起去建康面圣。

也就是说,今年过年,沈老爷要带着两位地方大员一起回建康了。

想到这里,沈毅看向程廷知,微笑道:“程藩台,圣上愿意见你,就说明已经在认真考量这件事了,眼下距离年关,也就只剩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程藩台要好好考虑考虑,见到圣上的时候,应该怎么说。”

程廷知似乎听出了沈毅话里有话,他若有所思的抬头看向沈毅,然后微微低头:“请沈学士指教。”

“指教不敢当。”

沈毅微笑道:“只是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想要提醒藩台几句。”

程廷知面色严肃,低头道:“程某洗耳恭听。”

“不管是在哪个省,亦或是在建康,贪腐都是扳不倒朝廷大员的。”

沈老爷缓缓说道:“因为对于圣上,对于朝廷来说,一个官员只要肯做事,能做事,那么他私德有亏,或者是私下里拿了一些钱财,这都无关紧要。”

“就拿福建一省来说。”

沈毅微笑着说道:“对于圣上来说,一省的稳定是最重要的,而贪腐受贿,欺压百姓这些事情,都是不怎么起眼的小事情。”

程廷知想了想,然后看向沈毅,叹了口气:“这些道理,程某心里多多少少是知道的,但是程某只见过两次圣上,还是远远的瞧了一眼,私下里是一次都没有见过,对于圣上的脾气性格,是全然不了解的……”

洪德皇帝在位,到今年已经差不多十年时间了。

这十年时间里,前六年是朝廷的几位相公以及孙太后在做主,皇帝真正执政,也就是这四年时间而已。

这十年时间里,程廷知虽然去过几次建康,但是只在朝会上见过天子,而且两次时间间隔很长,他第一次见皇帝,皇帝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第二次见面是在洪德七年。

不过也就是匆匆一面,并没有任何接触。

因此他对于当今皇帝的秉性脾气,是全然不了解的。

程藩台对着沈毅微微低头道:“沈学士是天子近臣,能不能指点指点程某?”

“我正要与藩台说这些。”

沈毅前面说的话,其实都是铺垫,现在,才终于说到了正题。

沈老爷看着程藩台,缓缓说道:“程藩台见陛下,别的都不需要去想,只要记住两个字。”

“事功!”

“当今圣上,是个有远志的皇帝,心里存想的,都是朝廷的大业。”

沈毅低眉道:“程藩台想要做事情,就必须要让陛下知道,你准备做什么事情,打算怎么做,有多少把握能够做成。”

“撇开一切虚妄。”

沈老爷闷声闷气的说道:“直指事功二字。”

所谓事功,意思就是务实。

一切手段,都是为了做成事情。

事功学派,在读书人里,其实偏小众一些,因为一部分读书人觉得事功二字太过“功利”,不符合圣人之学高大上的格调。

这部分读书人,更注重修身养性,修养道德。

而这部分读书人,最了不起,也就只能做到“平日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而已。

而事实情况是,这部分读书人,往往连“一死报君王”都做不到,真国难临头了,该剃辫子,还是一样会剃辫子。

程廷知对着沈毅规规矩矩的作了个揖,低头道:“沈学士所言,程某已经全记下来了。”

他抬头看着沈毅,问道:“沈学士,再有半个月,就要进腊月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回建康,我也好提前准备。”

沈毅想了想,然后开口道:“抗倭军抓到的那些倭寇俘虏,已经杀了十几天了,再有个五六天,应该就能杀干净,到时候我应该会带着抗倭军返回温州乐清,再从乐清取道建康。”

现在抗倭军的将士们,大多都是台州府或者是温州府人,沈毅自己过年都要回建康陪伴家人,没有道理把这三千抗倭军丢在福州过年。

程廷知低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道:“程某这几天就跟巡抚衙门告假,到时候与沈学士一起回建康。”

他本来就是建康附近的所谓“京畿”人士,过年回去,倒也合情合理。

沈毅笑着问道:“藩台可有家人儿女在福州,我给你们多安排两辆马车。”

程廷知微微摇头。

“程某是孤身一人,在福建做官……”

好家伙。

沈毅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

难怪这些福建的官员,不买这位程藩台的帐呢,原来是孤身一人在福建做“裸官”,这样,的确会让同僚心生畏惧,或者是敬而远之的心态。

毕竟这种官无所顾虑,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干出什么事情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