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国四方4(1 / 2)
山县有朋的暗怀心事,大隈重信的满脸困惑再加上山本不遗余力的全力推进,到了第二天早上,内阁已经讨论过整整两轮了。对于和谈条件,内阁众人的态度是异常复杂的,从理性上说,这个条件并不苛刻,因为除了支那已经夺回的部分外,日本并没有因为谈判而失去更多的东西,甚至还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关东州;从感情上说,这个条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单凭日本的民族性格和20年来对中国的巨大战略优势,这种条件都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
加藤因为已经和西园寺和英国大使事先沟通过了,并不认为这样的条件难以忍受,而且,即便接受这样的和谈条件,遭到国民痛斥的也只会是山本,与他并无任何关系,他甚至还在庆幸,当时一口拒绝与支那代表直接会谈的要求,现在看来,倒是脱身的良好办法。况且,这个条件已经渗透了英国人的心血,大不列颠已经对日本身为盟国出工不出力的态度表示懊恼,再搅了英国人的布局,必然会增添英国人的不快。在军事上,英国拿帝国没有办法,可在财政上,帝国的外债和证券主要掌握在英国人手中,除非日本打算彻底破罐子破摔赖到底,否则便不能不顾忌国际形象。
藏相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条件,但是,“最坏的和平也胜过战争”,特别是在目前财政濒临总崩溃的时刻,更需要这种勇气和决心,只要能够体面地结束战争,日本便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工商业,抓住欧洲列强陷入战争的良好契机进行商业渗透和经济拓展,日本经济的完整和强壮远远胜过中国,只要积蓄了足够的力量,难道哪怕将来没有本钱教训中国么?支那今日拿回去的,将来必将百般返还。
陆海军对于和谈的态度就值得玩味,陆相因为山本的抵制迟迟未能补选,因此内阁召开扩大会议后,还是由参谋总长顶缸,但他虽然从本能上反对任何和谈,但山县有朋已经预先发了警告——要利用这次机会整垮山本内阁,因此他不会激烈地反对山本的决策,他所反对的,无非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罢了。
海相斋藤实和山本自然是统一战线,但作为军人,决不能在文官前露怯,即便知道打不过,也要高喊战斗到底的口号,至于口号后面的底气,反正陆军要顶在前面,也没有海军什么事,再说了,一旦真的要战,海军可以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核心就是一个字——钱,只要内阁不满足海军的先决条件,海军就有足够的理由不出战。当然,斋藤实并不是害怕支那,虽然海军在支那沿海遭到了不小的损失,但那只是意外,真要拼尽全力,海军绝对没有问题。海军只是看不见满洲攻略的益处,另外害怕丧失对美作战的本钱。因为,陆军一旦在中国出丑,必然要求扳回面子,势必加强军费对陆军的倾斜,海军对青岛的兴趣都不大,对于满洲更是不屑一顾,哪里肯损耗兵力与资源?
和谈到了这个当口,一边是被人推着走,一边是被人拉着走,山本的主张焉有通不过的道理?但是,必要的政治掩饰还是需要的,山本摆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虽然闭口不提战争责任以及和谈危机,只说是为了挽救日本的将来而不得不忍耐此次“奇耻大辱”,将来必将百倍奉还。
当然,山本也格外多留了一个心眼,在表决的时候,排除了参谋总长——他没有表决权,只有列席权,获得了决策的通过,而且是一致通过,那样,即便追究责任,也是内阁集体负责的责任。到了这样关键的时刻,任何一个步骤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反对派的指责与攻击,山本不想落下任何把柄,便也只能这样。
当然,一直在冷眼旁观的参谋总长也没有发表激烈的反对意见,他冷静地,甚至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看着山本的表演,山本让他全程观摩这样的“表演”,不正是向陆军示威么?可是,大佬为什么决定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呢?难道,这是陛下的暗示?
“诸位,内阁决策已毕,事关重大,本案就将作为中日交涉的最后定案呈递陛下御览,恭请圣裁!”
“首相大人用意深远,胸怀天下,他日必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加藤高明由衷地“恭维”了山本权兵卫,这一点正是西园寺派所乐见其成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既实现了中日的体面停战,瓦解了陆军的压力,又让山本顶在一线,为颠覆山本内阁平息民众不满准备了替罪羊,端的是一箭双雕。
山本未必看不明白这个局势,但形势如此,如果他不笔直往前走,必将被左右汹涌而来的力量所挤压,说吞噬。
皇宫里,阶下是诚惶诚恐、一脸恭谦的山本,他带着哭腔汇报道:“陛下,微臣无能,虽然竭尽全力,但由于战场形势对帝国极为不利,不得不接受支那的停战条件,让出在支那的4个租界和南满铁路的驻军权……”
大正看过草案,一言不发,半晌才冒出一句:“这是内阁的一致意见?还是你个人的意见?”
“这个……”山本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道,“是内阁的一致意见,方才经过表决,诸位大臣同意微臣将这些条件一并恭请陛下圣裁……”
“尔等做了事情,让朕来承担责任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