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轼的实验(2 / 2)

加入书签

“那就是蒸汽机?”

山路上秋心淼白衣飘飘,眼里露着好奇的光芒。

“你在嵩阳书院讲课时说的岭南那个即将出世的,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的工具?”秋心淼看着秦朝。

“这东西可不入眼。”李沧海笑眯眯道,“做一点小事,发出的声音比雷声都大,又吵又闹,虽然能够动,可是效率还真是不敢恭维,我就想不通,这东西你怎么那么重视。”李沧海加入太极社后,自然而然的和秋心淼一样成了秦朝的‘保镖’。

“现在是又吵又效率低,可将来呢。”秦朝心情很好,其实这一次的蒸汽机并不是第一台原始,而是第七台,七台蒸汽机一台比一台好,这一台是最好的,可依然很让人不敢恭维。

“蒸汽机的发明,历史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瓦特的蒸汽机最为著名,真实的历史上,第一台是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铁锅后制造的,而后直到近三十年后,托马斯·塞维利制造了早期的蒸汽机。

而十多年后,托马斯·纽科门制造了著名的纽科门蒸汽机。

瓦特是在这些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那时已经到了1769年,是丹尼斯第一台蒸汽机的90年后。

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才有了真正工业之母的瓦特蒸汽机,而后开启真正的工业时代。

“我看得出蒸汽机的制作工艺很麻烦。”秋心淼沉声,“即便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会磕磕碰碰,就像你在那里讲的汽缸,按理论,密封得好,活塞与汽缸严丝合缝,机械一旦动起来,力量十分强劲,可实际上……”

“实际上活塞与汽缸极为不匹配,漏汽严重。”秦朝嘴角露出笑容,“没错,人要用铁锤想把金属汽缸与活塞制作得完全匹配是不行的,无论多高明的手艺打造出来的汽缸内壁,外壁都是坑洼不平的,可是工具呢?机械呢?”

“工具?机械?”秋心淼、李沧海看着秦朝。

“我这第一台,第二台,甚至这第七台蒸汽机,每一台都是母机,作用都只有一个,用它来做下一台,具体的方式是……”秦朝将后世的机械制作讲叙起来。

后世车床比人精确,各种车床加上测量工具能够很容易的制作出尺寸完全匹配的东西,这对后世人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听不懂,难道还没见过么。

秦朝的讲解,秋心淼、李沧海倒是听明白了,可是心中依然半信半疑。

半晚时分,秦朝、秋心淼、李沧海出现在清风庄园前。

“公子,你总算回来了。”阿碧飞也似的冲出大门,“苏大人苏轼来稿了,是一篇关于半球实验的。”

“哦!”

秦朝连一个闪身出现在阿碧身前,接过她手中的电报稿,看了起来。

“公子,这篇稿子,发还是不发?”阿碧明亮的眼睛看着秦朝,秦朝一眼扫过,脸上都是笑容,将稿纸往阿碧手中一塞:“难得,难得呀!这苏东坡,我还以为他只是会写文章,没想到眼光这么毒,千古大家就是千古大家。”

苏轼对半球实验写的东西对秦朝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可是在这人人都不明白半球实验含着什么道理的时代,第一个想出来的,就很了不得了!

“发,当然要发!”

很快新一期的《新青年》发行,这一期报上出现一篇名叫《空气与真空》的文章,令人惊讶的是这篇文章的署名是‘苏轼’。

“秦仙傲丽正书院讲课,我因有要事一时分不开身,故而没去,后来听闻,他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半球实验……”

“我凝思苦想,忽然想到之前秦仙傲曾写过的《物理》,他在《物理》的第一篇‘声音篇’中,讲到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而真空就是什么也没有,秦仙傲认为我们周围,看似什么也没有,实质上是有东西充塞其中,这东西就叫做空气。”

“因此他所谓的真空,就是连空气也不存在,只是单纯空无一物的空间。”

“秦仙傲在声音篇写到这些时,我曾经很是疑惑,因为我们的常识中……”

“而这一次秦仙傲演示半球实验,各位大儒学者于报上争论其中原理,各有各的道理,我读来却感觉没有说到点子上,直到想到了秦仙傲的空气与真空,蓦的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秦仙傲号召动手去做实验,而不完全是凭空想象,因此我特意做了几个实验,以下便是我所做的实验。”

“其一,水中半球实验,即实验场地为河底……”

“其二,秦仙傲半球实验……”

“其三,秦仙傲半球实验之球中不灌水,进行‘空抽’……”

……

做为千古大文豪,诗画词文章,样样都是绝活,甚至凡有井水处就有苏词,苏轼写了新词,第二天早上就能传到辽国首都,苏轼的名气之大,可想而知,再加上苏轼做官既做京官,也经常被贬到地方为官,大江南北都曾做过地方官,他在民间的名声,甚至比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更胜一筹。

这篇苏轼的文章一出,《新青年》报销量看得见的疯狂的增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相对百姓来说,武道界最兴奋的是苏轼的这篇文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