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第三章 前奏3(1 / 1)

加入书签

印度,英国人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在扑灭了印度大起义后,英国人采用收买分化的办法,大大的加强了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印度彻底的成为了英国在亚洲的努奴隶。

和俄国人不同,英国人更相信自己的海军,尽管到从英国到中国要走很远的路,但英国人还是选择了从海上到中国的路径,当然直接从俄国进入中国也不是不行,不过那也得让俄国人答应才行啊,大家在克里米亚才亲热过的,俄国人在克里米亚吃了大亏,时刻都提防着自己的盟友英法两过呢,引狼入室的事情俄国人是不会做的。所以英法联军也只有走海路到中国了。

英法两国为这一次战争可说是下足了血本,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皇家海军出动了半数以上的主力,加上法国人的六十艘军舰,联军舰队一共两百艘各型战舰,领衔的是皇家海军的五大主力战列舰,“仆次茅次”号,“皇家方舟”号,“胡伯”号,“女皇万岁”号,“温莎公爵”号。这五艘战列舰为首的皇家海军编队,基本上就是英国海军横扫世界的本钱。别的不说,单说这五艘战列舰上的火炮数量就多达一千多门,每一次齐射就是五百多门大炮在射击,光这五艘军舰就可以对方圆一千米以内的所有目标进行不间断的炮火覆盖。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样的齐射用起炮弹来也格外的多。

两百艘战舰护航,英军五万,法军十万,大小船只一千余艘从英吉利海峡出发,沿非洲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出大西洋入印度洋,达到联军的第一个集结地----印度。

联军统帅部由皇家陆军元帅威而金森伯爵,皇家海军上将亚当斯,法国陆军元帅让、卡尔蒙多,法国海军中将费而南多四人组成,经过两国协商,联军总指挥由威而金森元帅担任。统帅联军海陆两军近二十万大军。单就兵法上来说,联军劳师远征,补给线过长,这已经犯了兵法上的大忌,不过这些都是中国兵书上才有的,洋鬼子不懂。近百年来,西方列强仗着先进的武器在世界上到处烧杀抢掠,无往不利,要不是第一次联军的全军覆没,他们几时把中国军队放在眼睛里。在联军士兵看来,上一次失败,更多的是由于轻敌,而这一次,只要大军一到,在中国境内那还不是畅通无阻,到时候逼着中国皇帝投降,再让中国割几块土地,赔上一大笔银子,这战争就算结束了。这样的论调在联军中已经形成共识,联军士兵也都普遍抱着轻松的心态,基本上把这次战争当成一次旅游和发财的机会。也不怪士兵们会这样想,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人在世界各地横行无阻,非洲、美洲、大洋洲、最后是亚洲是中国,无一不屈服在先进的欧洲国家面前。而如此规模巨大的远征,在历史上也是头一次,这更增添了两国士兵的信心。

和普通士兵不同,作为联军的统帅,威而金森元帅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人能在断断的时间内歼灭有舰队护航的五千联军,说明他们有相当的战斗力。但就军事上而言,威而金森元帅是反对这样的战斗的,就算有印度和新加坡为跳板,但也这仗打起来也不轻松,先别说弹药的问题,到了中国以后,这二十万人吃饭的问题就够头疼了。临行之前,老元帅一再要求首相大人,让他派人前往俄国,敦促俄国尽快出兵,可俄国人把部队集结在边境线上以后,除了派出些小部队过中国去抢一点粮食财物,还有就是弄些女人回来,并没有进一步进入中国,扩大战争规模的意思。看来英法联军不打出个样子来,俄国人是不会主动出击的。想到这些,老元帅骂了一声:“该死的俄国野蛮人,摆明了是来捡便宜的。”

开战之前,英国和法国也考虑到是否从印度出发,从中国的西部进入中国内陆,但很快就被否定,中国西部恶劣的地形和糟糕气候就是中国最好的屏障,就算能克服这些困难,但西藏里北京路途遥远,打到北京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打持久战这可是英法联军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再说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东南沿海和首都北京,西藏那鸟不生蛋,鬼不拉屎的地方,打下来也没什么油水,中国皇帝是否在乎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拿他们来要挟中国皇帝投降了。

来到印度的第一件事情,老元帅就把统帅部的几位成员召集到他的办公室来,讨论一下对中国战争的具体细节。在威而金森元帅看来,这仗不能再象上一次那么打了,眼下的中国军队不比以前,情报上说许多中国军队都装备了欧洲最新式的步枪和大炮。这不用说,一定是该死的普鲁士人干的好事。幸好来之前普鲁士人摄于英法两过外交上的压力,已经同意停止对中国武器上的出口。

统帅部的人员很快就集合到威而金森的办公室内,威而金森让参谋打开地图,勇手指着中国沿海上的一个岛屿道:“先生们,为了彻底的解决中国问题,这一次战争也许会持续很久,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更接近中国的地方作为战略跳板,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占领中国南部最发达的城市广州后,就应该立刻占领这个地方。”众人顺着威而金森的手指看去,只见地图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台湾。

北京,威而金森想到的,杨一也想到了。站在地图前,看着中华的大好河山,杨一又一次感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很快杨一就皱起了眉头,因为杨一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杨一立刻叫来张键,指这地图上的台湾岛道:“先生,如果你是联军统帅,你会怎么利用这个岛屿?”

张键不假思索的就回答道:“那还用说,哪里还能找到这么理想的补给地点和战略跳板?”张键说完之后自己也惊出一身冷汗,眼睛死死的看着杨一。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快,立刻进宫。”

四道圣旨很快就从紫禁城里发出来,目的地分别是两江总督刘铭传,福建总督张懿德,两湖总督曾国藩,水师提督刘十八。圣旨上要求张懿德立刻派一位得力人员到台湾,组织起当地百姓,一旦联军入侵,一定要凭借有利地形,使联军在台湾不得安生。刘铭传和曾国藩要全力支持福建方面,要人给人,要粮食给粮食,要银子给银子,要武器给武器。同时要求水师,竭尽全力从侧面策应台湾的防御,狠恨打击联军的不计线,绝对不能台湾成为联军优良的集结地和补给站。随着圣旨一起到达的还有军情的报告。兵法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的重要性杨一是十分清楚的,早在消灭第一只英法联军后,杨一就已经让情报部门派人前往印度和南洋,设法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建立起情报系统,随时报告联军的情报,联军先头部队才到印度,数只满载情报的信鸽就已经从印度起飞,飞往中国大陆。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威而金森和杨一都想到的台湾,有一个人早就想到了,而且还提前做出了行动。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支援到福建去的李鸿章。石达开投降到英法联军被消灭,再到北京平叛,李鸿章时刻都牵挂着全国的局势。曾国藩把李鸿章推荐到福建来当一个参将,李鸿章虽然不满意,但也没有办法。李鸿章到了福建以后,正值福建各地小刀会和天地会的起义,李鸿章很快得到总督张懿德的重用,他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李鸿章先是利用自己和新军的关系,通过刘铭传买了一部分的先进步枪,武装起一只三千多人的洋枪队,然后凭借这只部队,短短三月内就把几路起义人马杀的个血流成河,起义的火焰很快就被李鸿章扑灭了。当时正值奕忻在北京造反,国内形势不明朗,张懿德的请功折子也没地上交,李鸿章的封赏也就一直没着落。也就在这时候,李鸿章通过对新军和杨一的了解,已经清晰的分析出奕忻必然失败的结局,奕忻一旦失败,杨一和洋人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洋人再来就不可能想上次那样只来个几千人马,很有可能是几万,或者是十几万,这样的战争一旦战争打起来,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如果不幸言重,那么台湾岛的战略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想清楚一切的李鸿章立刻决定到台湾去,而恰好这时候台湾一带倭寇流窜,李鸿章当即向张懿德请命,率五千人马上岛,剿灭倭寇。

张懿德虽然舍不得李鸿章这样的人才离开自己的身边,但考虑到这台湾里福建太近,东洋倭寇一旦在台湾站住脚,没准日后就形成明朝那样的百患,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自己是吃不消的。张懿德没有想到,所谓的倭寇进犯,不过是李鸿章派人放出的流言,这时候的小日本,自己老家还让美国人弄的鸡飞狗跳的,哪有心思来中国捣乱。李鸿章顺利的来到了台湾,他清楚的知道,一旦战争爆发,台湾不是自己的坟墓,就是自己飞黄腾达的开始。

来到台湾后,李鸿章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抚民心,然后以防御倭寇为理由,拿着福建总督张懿德的将令,把台湾的大小兵权都抓在自己手里,相对台湾官员来说,李鸿章怎么都是个上差,手里还有兵权,只要李鸿章不妨碍大家发财,就让他折腾去吧。

但凡近海防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消灭的海滩上,可洋人军舰的威力李鸿章是知道的,别的不说,看看新军大炮的厉害,就知道洋人应该更厉害。所以,凭借自己手上的兵力在海滩上和洋人打,肯定是行不通的。李鸿章把防御阵地设在了离海岸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时还在台湾中部的山区建立了兵站,囤积粮食弹药,以备日后长期的坚守。为了防止洋人顺利的上岛,李鸿章还准备了大量的火药,一点洋人打过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基隆高雄这些港口炸个西巴烂,免得留给洋人,还听说洋人的船都是烧煤的,那基隆的煤矿也要炸了去,免得便宜了洋人。就在李鸿章准备在台湾大干一场的时候,朝廷的任命下来了,杨一没有忘记李鸿章,李鸿章被任命为福建提督,李鸿章离开台湾回到福州,紧接着就见到了朝廷的又一道圣旨,加强台湾防御,这时候,李鸿章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在前面。既然已经开始,就没有回头的道理,李鸿章立刻向张懿德表示,自己愿意与台湾共存亡。

李鸿章的请求很快就得到批准,不过这一次李鸿章得到新的援助,不再是孤立的。刘铭传从浙江给福建送来了三千新式步枪和三十挺重机枪,全是兵工厂新出产的家伙。还有一百多个军官负责训练台湾岛上的部队,为了表示对杨一命令的坚决执行,刘铭传还调拨出一个团的步兵,外加一个重迫击炮团交给李鸿章使用。有了这两千增援和新到的武器,李鸿章守卫台湾的信心更足了。不但如此,湖南的曾国藩考虑到福建台湾一带,民风孱弱,士兵战斗力低下,曾国藩身为李鸿章的老师,弟子有困难,怎么会袖手旁观,所以曾国藩不但给福建运来大批粮食,还送来了五千兵勇,这样一来,台湾岛上的李鸿章能用上的部队就多达两万余人,加上李鸿章的提前准备,守住台湾,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战争已经一触即发,联军主力已经到达他们的第二个集结地点----新加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