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计成(2 / 2)
而十一娘能够帮助的太后的是,引诱蜀王效仿贺淇,策动政变,她当然不会揭曝已经察获太后与姚潜间的勾当,多此一举建议太后利用姚潜引君入瓮,她的说法是:太后既已设防,蜀王当然不能得逞,但只要蜀王罪犯谋逆,理应处死。
她也没有建议太后如何处治天子,反而再一次表达意志:只望殿下、大郎能够平安。
而关于姚潜一事,杨怀犀虽然恍然大悟,却仍有疑虑:“太原籍官员,曾被蜀王打压,多得太后与王妃力保,方能不受劾罪,王妃游说诸臣与蜀王对立虽合情理,然则王相国一直位于中立,之于议和、怀恩王、衡阳侯三大事件俨然反对太后主张,忽而听信贺大夫游说,拒绝维护正统坚持太后执政岂不可疑?”
“王相国历来不涉党争,拒绝蜀王并不可疑,所以当蜀王事败,王相国会力阻废位之议,甚至主张不应以蜀王之罪牵涉天子,军国大政,仍因由天子问政、太后辅治,这并不违逆维护正统,而是出于社稷稳定之虑。”十一娘解释道。
杨怀犀连连颔首:“如此一来,太后便不会怀疑王相国投诚殿下了。”
“蜀王事败身死,太后一定会软禁天子,独掌大权,韦氏以为铲除蜀王党,便能顺利震服臣民归心,从此高枕无忧为所欲为,丝毫不察她先后害杀怀恩王旧部、衡阳侯之恶行已然为忠正贤良唾弃,但阿史那奇桑与谢莹却心知肚明,到时,只怕突厥便会再度起兵进逼甘州,太后只能依靠姚潜、杨怀义之流,长安危矣。”十一娘神色凝重:“我只希望姚潜、杨怀义不至于窝囊到一溃千里地步,至少能够坚守到殿下荡平营州,燕国公部回援京畿,如此京畿千万百姓,许能免受残害。”
——
共治元年四月,宠冠后宫的丽妃因忤逆太后被褫衣廷杖,降为美人,罚于感业寺“思过”,常美人就此与天子分居二处,不能再“狐媚惑主”。
五月,太后寿辰,天子因求常美人回宫与太后争执,被太后当众指斥不孝。
六月,蜀王策动政变,因姚潜“举告”,事败被捕,一应蜀王党被处极刑,天子果然亦获“弑母不孝”之罪,在王淮准一应大臣力保之下,免于废位,却再度失去亲政之权,幽禁于紫宸殿,不许接见外臣。
消息陆续传来太原,让十一娘疑惑则是,元得志竟然奇迹般的没被牵连,依然高居门下省侍中之位,执宰政事堂!
贺湛也无法解释元得志毫发无损的原因,只猜测元得志难道一直是佯投蜀王,太后早有利用元、姚二人引蜀王入瓮的企图?
十一娘觉得并无可能。
莒世南可是元得志举荐,元得志若然是得太后指使佯投蜀王,怎么解释贺衍的“英年早逝”?太后狠毒虽胜过虎兕,“食子”之事不是做不出来,然而当年贺衍并无子嗣,害死贺衍对太后专权执政有害无利,更加毫无必要。
元得志为何饶幸之谜未解,太后大约觉得天子既彻底成为傀儡,亦无必要这时将其替换,注意力便转向太原,竟提出十分挂念晋王夫妇,更加怜爱尚未谋面的“孙儿”贺信,希望晋王夫妇携子回京看望她老人家。
已到此地步,十一娘当然不会答应,借口迟儿不知随凌虚天师去了何处游历,待有迟儿音讯,一家三口再回京城拜望母亲大人。
太后收到这封书信后,自是连连冷笑。
这时她已经不再欣慰十一娘的“重情重义”了,她需要一枚完全顺从于她的棋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