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世界只有一台(2 / 2)
“崔部长,这一回可多亏了青锋厂啊,真看不出来,这么一家省属企业,技术竟然会如此过硬。”一位穿着中山装的官员走在崔洪春身边,无比感慨地说道。他是山南农机厂的厂长,叫周宏文,平日里可是一个眼高过顶的人物。
山南农机厂是部属企业,在周宏文看来,省属企业与部属企业是有级别之差的,高新技术这种玩艺,向来只能是部属企业才能玩得转,什么时候轮到省属企业向部属企业转让技术了?
如果他知道青锋农机厂此前仅仅是一家县属企业,恐怕更要郁闷至死了。
山南农机厂的产品主要是中耕机铲和双铧犁的犁铧,过去也是长期受产品耐用性的困扰。因为是国家重点企业,他们能够从一些大型钢厂获得优质碳素钢,产品质量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可是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就不够看了,国外企业的产品质量轻轻松松地就把他们给甩出几条街去。
这一回,在农业部的安排下,山南农机厂派出技术人员到青锋厂去学习了堆焊工艺,他们的产品在采用堆焊工艺处理之后,产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第一次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考虑到中国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这样的技术水平就已经足够让国外厂商感兴趣了。
除了用堆焊处理的产品之外,山南农机厂还带来了采用热喷涂工艺处理过的一些产品样品。秦海搞的热喷涂工艺尚未在全国推广,这些产品是山南厂专门送到安河去进行加工的。在使用氧化锆和氮化钛进行过表面涂覆之后,犁铧和机铲的耐用寿命翻了一番多,直接就把前来参观的外国厂商震倒了。周宏文虽然听不懂人家说的那些鸟语,但看着对方眼睛里惊讶的神情,周宏文还是由衷地产生了那种扬眉吐气的爽快感觉。
“对了,崔部长,咱们部里是不是太偏心眼了?听说,青锋厂的那种热喷涂设备,全国只有一台,怎么我们这种部属企业都没有,先给省属企业配上了?”周宏文压低了声音,向崔洪春发着牢骚。他这样说话当然不是要指责崔洪春,只是一种下级对上级的习惯性卖萌,在计划体制下,不会向上级卖萌的企业是永远捞不到好处的。
崔洪春笑了笑,说道:“老周,我如果告诉你说,这种设备全世界也只有一台,你信不信?”
“当然不信。”周宏文下意识地答道。话说出口,他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他知道崔洪春不是一个喜欢信口开河的人,照理说是不会开这种玩笑的。其次,大把大把的国外厂商在看到这些经过热喷涂处理的农具时,脸上表现出来的那份惊讶绝对不是装出来的,莫非他们真的从未见过这种工艺?
“崔部长,难道青锋厂的设备不是从国外进口的?怎么可能全世界只有一台呢?”周宏文问道。
崔洪春用手指了指周宏文的脑袋,说道:“老周,你的观念该变一变了。凭什么咱们的先进设备就必须是从国外进口的?难道咱们就不可能有点世界领先的东西?”
“我不信。”周宏文嘟囔道,“要说咱们能搞点小革新,我还相信。热喷涂这玩艺,我听我们厂的技术员说,技术可高档了,怎么可能是咱们中国人搞出来的?”
“信不信由你。不过,如果你们山农想买这种设备,你只能找小秦,找其他人都不管用。他是不是愿意卖设备给你,那就看你们的表现了。”崔洪春笑道。
有关热喷涂工艺的事情,秦海自然是向崔洪春做过汇报的。不得不说,在秦海汇报时,崔洪春也被吓了一跳,他当时的想法是,要么这是秦海在吹牛,要么就是热喷涂这种工艺没什么了不起的,属于外国人不屑于玩的东西。
为此,他专门让秘书李阳去了解了一下这项技术的情况,李阳翻了半天书也没找到一个完整的解释,后来跑到科学院去找了几个材料方面的大牛问了一下,这才知道热喷涂是何其高端的一种技术。虽然细说起来,这项技术也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但西方国家到目前为止也未能实现热喷涂工艺的普及,至于用在农机加工上,那就更是前所未闻了。
这一次来巴西的路上,秦海郑重其事地把李林广和岳昆二人介绍给了崔洪春,告诉崔洪春,说这项技术正是出自于这两位专家之手。看到这两个人,崔洪春心里算是踏实了一点,毕竟人家的岁数和资历在那放着,不像秦海那样年轻得让人起疑。
听说采购热喷涂设备要找秦海,周宏文又是一愣,他终于感觉到,崔洪春应当不是在说笑,这种神奇的技术,看来的确是与秦海以及青锋厂息息相关的。他扭头看到秦海正在自己身后不远处走着,连忙停下脚步,等着秦海走上前来,这才笑呵呵地搭讪道:
“小秦,今天可多亏你了。对了,咱们那个热喷涂设备,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山农弄一套?外商找我们订货,我们没有加工设备可不行啊。”
秦海也笑着说道:“周厂长别急,设备肯定是会满足你们的。只不过亲兄弟、明算账,咱们有些丑话得提前说一下,热喷涂的设备可不便宜,到时候,周厂长别说我小秦太黑心哦。”
周宏文连连摆手道:“这怎么可能?一分钱一分货嘛,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就算是十万八万,我也绝不会眨一下眼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