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河阳告急(1 / 1)
胡婉心道:“河阳吃紧,少不得要让你增援,你快去准备吧。”江一尘一愣,说道:“怀州城内兵力也没多少,安太清就在几十里外虎视眈眈,哪来多余的人马支援?”胡婉心道:“河阳是现在战局的焦点,拖住史思明,他就没办法西进长安,听我的没错,李光弼很快会派人来的。”江一尘对胡婉心的话信之不疑,问道:“这里能够派出多少人?”胡婉心心中盘算一会,道:“最多只能派出三千人,但是这些人走后,怀州城就没有把握守住了。”江一尘连连摇手,道:“这算什么事?为了河阳,丢弃怀州,算下来太不划算了。”
胡婉心道:“河阳是目前的战略要点,自然比怀州重要,洛阳是东都,都能放弃,何况怀州这样一座小城!”江一尘想起魏州老百姓被屠杀的惨状,坚决的道:“不行,我不愿意放弃怀州!”胡婉心道:“还没有让你增援呢,你就急成这样!也许李光弼根本不需要你的增援呢。”江一尘一想也是,道:“无论如何,我绝对不愿意放弃怀州,这可是我的驻地,城内有十几万人呢!”
胡婉心不理江一尘,独自筹备增援河阳的诸般事宜,在胡婉心看来,增援河阳是刻不容缓的事,只等李光弼的命令到来。
不出所料,三天后,李光弼派人来到怀州,要求江一尘派出尽可能多的士兵增援河阳,虽然是天下兵马副元帅,算是江一尘的上级,不过信中的措辞十分客气,完全是一副商量的口吻,把利害关系陈述的明明白白,希望江一尘以大局为重,迅速起兵增援河阳。
如果李光弼是直截了当的命令,江一尘说不定真要拒绝发兵,但是如此软言相商,反倒让江一尘没有了主意,只能找胡婉心商议。
胡婉心把信粗粗看一遍,笑道:“一尘,李光弼可是摸透了你的性格,我看你还是遵命出兵吧。”江一尘叹道:“这真是个两难的选择,不出兵有点不顾大局,出兵又有点舍不得怀州的这些人。”胡婉心安慰道:“也许安太清吃了次苦头后,不敢再来了。”江一尘扭头往东方望望,道:“你就不要安慰我了,这边队伍一离开,安太清马上就会知道,一天内就会兵临城下。”胡婉心道:“要不这样吧,你带人去河阳,我来守城。”江一尘马上否定了胡婉心的建议,道:“不行,这太危险了,一旦城破,你根本跑不掉!”胡婉心也知道带着余下的老弱残兵守城,这份危险不是一般的大,道:“河阳距离怀州也不算远,这样吧,一旦城防危急,就让他们飞鸽传书,我们再赶来救援。”
江一尘道:“别的也没办法,只能这样了,听天由命吧。”
两天后,江一尘和胡婉心带着三千人,南下驰援河阳,胡婉心本来想把老兵都带走,江一尘为了怀州城防考虑,坚持留下一千,充实怀州城内的实力。
河阳位于距今孟县南十八里的黄河河心,是古代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周武王伐纣时与诸侯会盟渡河处,即在此地,因此称为盟津。孟津关又称河阳关,西晋丰乐亭侯杜预曾在这里架起黄河上第一座浮桥,称为“河桥”。北魏设置河阳三城,南城、北城筑于黄河南北岸边,中洋城筑于河中沙洲上,三城以河阳浮桥相连。此地为由洛阳去河北的交通要道,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朝著名的散文家柳宗元的族人柳中庸在《河阳桥送别》中写到:“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杜甫在《后出塞五首(其二)》中以一个刚刚入伍新兵的口吻,叙述了经由河阳桥出征关塞的部伍生活情景,诗中写到:“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此时的河阳城,和北魏那时一样,筑有南北中三城,以浮桥相连。史思明驻军于 白马寺南,在河阳南面修筑月城,与退守河阳的李光弼军相持,试探性的发动了几次小规模的攻击,都被李光弼击退。
江一尘和胡婉心的到来,让李光弼大喜过望,三千人马不算多,但是江一尘勇冠三军,胡婉心计谋无双,仗着地形,足可和史思明周旋一番了。
李光弼带着两人把三城都走了一遍,道:“一尘,你能够赶到河阳,真让我高兴!”江一尘道:“军令所在,焉敢不遵!”胡婉心笑道:“别听他的,刚开始可是非常不情愿,实在没办法才来的!”李光弼叹道:“难为你俩了,我也知道怀州强敌环伺,危在旦夕,不过河阳实在太重要了,此城跨黄河两岸,可以阻止史思明西进,保证长安的安全。”胡婉心道:“城防已经完备,就看史思明怎么出招了!”
三天后,史思明率军来攻,派 骁将 刘龙仙至城下挑战。李光弼坐镇南城指挥,见敌军在城下策马来回,大喊着让城内人出来决战,有心想煞煞对方威风,命令裨将 白孝德率领一百人出战。
刘龙仙身高体壮,膀阔腰圆,轮着一把大砍刀,在城下耀武扬威,出城的白孝德也是人高马大,力气过人,手持长矛,两人都是步战,也没有废话,一照面间就动起手来。
刀来枪往,十几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双方士兵大声为己方喝彩鼓劲。
刘龙仙在叛军中是一等一的勇将,面对白孝德却占不了上风,不禁焦躁起来,渐渐加重力量。白孝德见此暗喜,还是稳扎稳打,心道:“你这样急躁,很快就会有破绽露出了,到时有你好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