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曲子也太适合妹妹了,太突出她的滑行水平了。”

“啧,瞅瞅这膝盖。”

“如丝般顺滑。”

“嘻嘻嘻,嘻,嘻。”

“你傻笑什么?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嘿嘿,我就是想起来安德留沙,嘿,著名走冰大师。”

没错,滑行就是安德留沙的短板,难度动作对他来说不成问题,反而最基础的滑行挡在他面前。作为世界一流男单,他的滑行当然是合格的,能完成节目表演,表现力也不错,但美感嘛,不提也罢。

这基础一打成,要改就是千难万难,因为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化为本能,受到滑行水平的限制,不能再进一步,这也是安德留沙心里永远的痛。

俄国选手向来有这个毛病,他们的教练更擅长指导跳跃,而对于滑行,有所欠缺,这也导致了许多俄国选手跳跃时用刃错误。不过目前各大赛场上对于跳跃用刃抓得并不严,因此问题并不明显。

足足一分钟,没有惊艳的技术动作,现场一片静默,却又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射在那唯一发光的身影上。

猝不及防,几乎没有注意到起跳准备动作,她已经高高跃起,浑身收紧在一条轴线上,脚尖在空中滑过一条抛物线,利落的旋转,平稳的落冰,唰,冰花溅起。

不敢相信,她勾手四周跳(4lz)的成功率,堪比三周跳,而且衔接如此流畅,完全没有压抑感,让人没有意料到跳跃的进入。

“妈耶,无缝衔接,毫不卡顿,这是何等的黑科技。”

“大概,处理器比较高端吧。”

姚英闲坐在教练席,上身挺直,抖腿频率猛增,不对,乐点没踩对,延迟起跳了。

下一个,后外点冰四周跳(4t),落冰失误,转身了。

阿克塞尔——两周半(2a)?

跳空了?

梅叶的节目编排中从来没选择过2a,自从掌握了3a,她就拒绝在这上面降难度,不断挑战极限,是运动员永恒的追求,而不是龟缩于安全区内。

一切都乱了,她总不会是?

“明天我就故意失误。”姚英闲耳边回响起清脆的话语声。

不,不可能,这只是赌气的话,谁都看的明白她出口后的懊恼。

果然,风格转变过大对她来说绝不是轻而易举的,滑速、变向,整体步伐节奏变化太大了,因而跳跃的节奏也会巨变,20天,太短了。短节目还能撑撑场面,自由滑推翻编排,难度还是太高了。

梅叶太习惯于借助自己的滑速了,起跳时机和腿部力量都有了身体记忆,一时很难调整过来。之前在日本站并没有配备四周跳,她能够放更多精力在调整自身节奏上。今天也不在最佳状态,难免有所失误,还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接下来该是,后外点冰四周接三周。

接跳呢?三周出走?

这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一个三周跳的分数,花滑长节目的不允许单跳重复,她前面已经完成了一个4t,再上一个,基础分就只有70%。

梅叶意识到自己走远了,必须迅速调整过来,观众没有觉察到,她又加快了滑速,蹬冰追上乐点,左脚内刃紧贴冰面画弧,两腿形成一个八字,屈膝,右足刀齿点冰,起跳,是菲利浦三周跳(3f)!

轻松换腿,鲁普半周(1eu)接上。

再度起跳,陀螺般迅速完成三周旋转,右脚外刃落地,浮腿在空中划出大半圈,几与冰面平行,脊背挺直,双臂舒展,萨霍夫三周(3s)。

3f+1eu+3s,这是放在后半场的加分夹心跳,助她破了世青赛纪录,已经非常熟练。

堪堪找回了节奏,梅叶提着一口气,脑内回顾了接下来的编排,全神贯注地完成了自由滑。

节目完成时,全场观众颇为激动,冰面上下起了一阵大熊猫雨,原是许多新晋粉丝紧急采购了娃娃来表达喜爱之情。玩偶过多,几乎要砸到她头上,这些观众臂力可真行,梅叶抱头躲避,小小的冰童们开心地上来捡熊猫公仔。

观众不知道自己的节目编排,注意到的失误并不多,因而反响依旧热烈,可她却清楚明白自己发挥失常,因而受之有愧。小心翼翼地躲过脚下密布的玩偶,下冰的时候,梅叶换滑为走,才踏了一步,脚一滑,直接摔了倒栽葱,满场哄笑。

假装没有摔倒,她迅速爬起,无事人一般走开。

杨楠楠迎面而来,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没事吧?”

节目大失误,同是天涯沦落人。

是自己托大了,自由滑安排了她能完成的最高难度——四个四周跳,其中单跳两个,连跳上再重复一遍。本来是为了把手中的4t和4lz充分利用,但却弄巧成拙,成功率下降,节目流畅性也受影响。

一般选手在比赛中大约能发挥出训练极限的八分水准,这已经算高的。她非要拿出最高难度,对此也有所准备,只是真正面对的时候,免不了有些失落。原来自己并不是超人呢。

技术分:80.23

节目内容分:87.87

总分:168.10

啊,结果出来了。如果能顺利完成,她的预估分值在175~185分,这么多失误,还能有168.01分,已经超出她的预期了。

这个技术分可以算真实了,令她奇怪的是节目内容分,非但没有低,反而偏高?

这是?

望向裁判席,几位由粗暴圆形线条组成的男士在伸懒腰,交谈着什么。

“嘿,你期待梅的节目很久了,我打赌,你的滑行分至少给了9分。”

“你难道不是吗?”

“上帝才知道梅的滑行为什么完全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选手,作为忠实的信徒,我向来喜爱这种被亲吻过的苹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