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出手段(1 / 1)

加入书签

对于白鹰国士兵的舍生忘死,条顿国士兵们多少有些不适应。不过他们技战术训练的十分熟练,以mg34机枪为核心的步兵班尽量以交叉火力对付敌人,将白鹰国士兵大量的杀死于阵地前。

白鹰国志愿军指挥官布莱德利显得非常急躁,他自然知道马德里的重要性,白鹰国志愿军如果不能及时驰援,将对战争的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布莱德利知道时间紧迫,他不得不将坦克部队派了上去。

在这样的崎岖地形中,坦克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尤其是白鹰国志愿军还是仰攻,很容易将自己脆弱的顶甲和腹甲暴露给敌人。可是现在敌人的火力太过密集,他不得不让坦克担当盾牌的角色,冒险掩护步兵向前推进了。

在猛烈的火力压制下,白鹰国士兵们跟在坦克后面,缓缓向着山顶冲去。t1e1型坦克经过福特汽车公司的改进,威力已经与如今各国主流坦克相当了,其配备的短身管三十七毫米坦克炮更是威力极大,几乎能够击穿现役的所有坦克,当然华兰国的奔狼3型除外。

在好莱坞财团整体撤出白鹰国和西大陆,前往南十字星共和国之后,这种坦克的生产被通用汽车公司接手,并很快成了其军用设备中的拳头产品配备全军。这次虽然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动,布莱德利还是获得了一百三十辆坦克的配备,可谓装备豪华至极。

白鹰国第三十一步兵军,这支兵力高达四万七千人的部队是为了这次红衣国内战而特别组建的。为了增强战斗力,这支部队里集中了白鹰国最精锐的部队,他们都是在内战中锻炼出来的老兵,战斗意志还算不错,至少在白鹰国内是不错的。

对于这样一支强军,布莱德利抱着很大的希望,他认为只要自己率军抵达红衣国,必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弗朗哥的国民军。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在遭遇条顿军之前,白鹰国第三十一步兵军横扫红衣国北方,打得国民军多支王牌部队毫无脾气。

可是在遇到以坚强果敢、战术灵活著称的条顿军时,他们算是遇到了对手。条顿军从来都不是正面死扛的角色,在防御的同时,他们派出多支小分队,进行穿插突破,以零星的迫击炮或者机枪火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白鹰军侧后。打得他们晕头转向,布莱德利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天下英雄,原来世界最高水平的战斗,与国内战争是完全不同的。

为了保持住攻势,布莱德利不得不派出大量警戒部队,在主力部队周围拉开大网,建立不少前哨阵地互相策应,并对敌军小股部队予以歼灭,这才避免了士气的崩溃。不过这样做保住了主力部队,却让那些前哨部队倒了大霉。

条顿士兵往往采取远程的迫击炮袭击,打上两炮就转移阵地,而白鹰军时能蹲在阵地上死守,根本找不到目标。有胆子大的白鹰国士兵发起冲锋,很快被埋伏的条顿军歼灭了,经过这么几次,其他人再也不敢出动了。结果那些警戒部队只能等着挨炸,却对敌人毫无办法。

在发现对方不在出击之后,条顿士兵变本加厉的采取攻势,他们用起了从华兰军那里支援过来的迫击炮长弹。这些超口径的炮弹虽然射程短了许多,却能够让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发挥155毫米榴弹炮的威力,结果白鹰军倒了大霉,前哨部队被炸得死伤惨重。

听到那巨大的爆炸声,布莱德利也吓了一跳,他立刻暂停了即将发起的坦克冲锋。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布莱德利听得出来,爆炸声至少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所发出。如果说敌人已经将如此大口径的火炮转移到了自己侧翼,他是打死也不肯相信的,除非是敌军主力增援部队包抄了上来,打算全歼第三十一军。

尽管知道可能性不大,布莱德利还是决定派出大量部队拉网搜索,去寻找并不存在的大部队。分出大量人手搜索两翼的山地和树林,让正面冲锋不得不停了下来,在找到敌军所在之前,他必须保有一支随时可以出击的预备队。

结果自然不需多言,就算再密集的拉网搜索,也不可能找到并不存在的敌军大部队。那些条顿小分队则仗着人数少目标小,机动灵活的在周围山地上打游击,不时就用长炮榴弹偷袭敌人,打得白鹰国士兵相当无奈。

很快白鹰国的搜索部队还是看出了端倪,他们在山区见到了不少奇怪的长管子。这些管子在发现时里面都空空如也,但却尚有余温,而在管子的内部有大量发射药残留的痕迹,显然是弹药的一部分。

在拿到搜索队带回来的不少长管子之后,布莱德利小心的进行研究,他最终确定这是一种新式炮弹的一部分。看来敌人的所谓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以上火炮根本就是虚无缥缈,条顿军应该是掌握了一种新式火炮,可以用较小口径的炮管发射大口径弹药。尽管不知道这种武器是如何操作的,但可以肯定敌军并没有大规模援军抵达。

布莱德利的判断非常准备,那些长管子就是超口径榴弹的推进药管。在炮弹射出炮膛之后,这些推进药管会与榴弹脱节,掉落在附近的地面上,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长管子存在。

在确定了敌方身份之后,布莱德利只是重新部署防御就不再管他们了,对正面的进攻重新开始。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施佩勒已经率领士兵们将破损的战壕重新挖好,对火力点重新进行了设置,正面阵地的防御力得到了部分加强。

白鹰志愿军再次发起了冲锋,在四十多辆t1e1型坦克的掩护下,近一千名士兵端着步枪,向着山上爬来。因为是仰攻,坦克的掩护角度小了许多,后面的步兵还是不断遭到射杀,而坦克却因为仰角问题,无法用同轴机枪进行掩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