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诏谕中原(1 / 2)
赵昺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个修补匠,无论是上古,还是后世,只要对现下有用的东西都会拿来试一试。他明白明朝虽然最终也未能够将蒙古人消灭,但是在立国初期对待蒙古人的政策还是行之有效的。
朱元璋在起兵之初就将同化已身在明朝的蒙古人、色目人等少数族群,作为明廷公开的目标,这也是后世明朝皇帝的主导政策。当然此也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蒙古人在进入中原后,便开始重用汉人,试图实施汉化。
虽然蒙古人的汉化政策一直执行的不够彻底,可自汉地长期生活中,这些蒙古人习惯了汉人的饮食,习惯了汉人的风土人情,从开始的抵触,到慢慢接受,再到融入其中,他们起着汉人的名字,穿着汉人的服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蒙古人已经成为了汉人。
赵昺也清楚同化的效果和文化侵蚀的效果远高于武力征服,可是同化异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要有着相关政策的支持,不若武力征服来的痛快。尤其是在在蒙古人统治期间,汉人、南人是最低等的种族,深受其残酷的压迫,若想放下心中的仇恨是很难的。
从本心来说,不仅朝中的重臣们以为赵昺做不到,也也自认难以放下。但朱元璋并没有以牙还牙,反而以公平、怀柔的态度对待蒙古人、色目人。蒙古人之所以能在明朝的治下生活,乃至从军或者当官,也有赖于朱元璋开明的民族政策。
对于蒙古人、色目人习俗,予以必要的尊重,蒙古人喜欢游牧,那么就将他们安排水草肥美的地方,使其安居乐业;在婚姻方面,朱元璋希望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通婚,但务必做到两情相悦,如果汉人不愿意,那么也允许蒙古人同族嫁娶。
在很多方面,朱元璋对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一视同仁,有才华的可以参加考试,唯才任用,想要安心生活的,也可以做个普通百姓,想要从军的,可以到军中任职。在如此开明政策的支持下,收拢了民心,安定了边境,很多元朝宗室、将领投靠了明朝,民族矛盾得以缓和。
正是在开明的民族政策之下,元朝被朱元璋覆灭,原本强大的帝国也被打成了北元残余势力,除部分蒙古人跟随北上之外,大量的蒙古人留在了中原。而其中有着一技之长的蒙古骑兵进入明军编制内,成了明军的一分子。
不过以赵昺所知那些投诚的元军并非皆是对大明忠心耿耿,也多次发生降而复叛的事件。而这也是陆秀夫等人所担心的事情,他是知道答案的,无非是除了精神鼓励外,再就是多给钱,因为从蒙古军的传统上来看更类似于雇佣军,那么自然愿意找到一位好东家,谁家出钱多,就跟谁干,而这也是雇佣军的本质。
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投降的蒙古骑兵只看中钱,明廷给工资高,而且稳定,他们就给明廷效力卖命,留下的蒙古骑兵自然也心甘情愿为明廷效力。而一旦有人出了更高的价钱,承诺更多的好处,这些蒙古骑兵同样可以再次叛变。
新宋军与蒙元作战多年,陆续俘获了不少蒙元军卒,但初期大多是驻扎在江南的宋朝降军,只有少量的蒙古探马赤军和地方都万户府的镇戍军。
因此处理起来并不困难,最早青壮被编入苦役营中送往琼州盐场晒盐,后来随着俘获人数增多又成立了几个工程兵师,专司从事修筑道路、城垒和治水,并分拨给工部和户部使用。至于蒙古军军官大多被处死,也有部分弓马娴熟者被编入宋军充当教头,教授骑射和养马技术。
这个时期被俘的蒙元军兵相对于宋军庞大数量而言只是九牛一毛,根本掀不起风浪来。而随着首次北伐的胜利,宋军攻占了两淮地区,俘敌的数量开始大规模的增长,其中不仅有侍卫亲军、地方镇戍军,人员构成也复杂起来。
虽说依然是汉军占据了多数,但蒙古人和色目人也有四成左右。赵昺也不得不重新设法处置,他首先赦免了最早的那些俘虏兵,免除他们的苦役放归乡里,又选了一批加以替换。又对各个工程兵师人员加以甄别后,对伤病和老弱加以抚恤后放归,或是就地安置,也消耗了一批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