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加入书签

石大娘特为将这件东西托富达礼转交,就是怕路上出什么岔子:这箱子里都是价值不菲的物件儿,回头少了一件,石家便说不清。

正在这时,李寿也从胡同口赶了进来。

这个农家少年体力极好。富达礼和梁志国骑马,他跟在后面疾奔,不过比这两人晚到片刻,跑到石家门口,也不过是微微发喘,脸有些发红而已。

“李寿!”富达礼心里拿定了主意,他知道还得再去顺天府一趟,将石咏那个不着调的傻小子给捞出来。此外这桩案子还涉及石家名誉,他便打算亲自去给顺天府尹施施压,想到这里,他便吩咐石家的长随,“去将你家主母手中的这只藤箱接过来,随本都统和梁佐领一起去顺天府。”

待富达礼与梁志国赶到顺天府的时候,突然听到消息,得知早先那桩“叩阍”的案子,已经不再是由顺天府独家审理。

刑部的掌部阿哥胤禩与大理寺卿赫铄奇俱已赶到。一向与八阿哥交好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向来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便也跟了来。顺天府署理府尹王世臣则坐在堂上发愣——

原本以为只是个老头儿犯倔的小案子,可是眼下一下子就聚了三个阿哥、一位大理寺卿、一个都统、一个佐领……这到底是什么案子啊?

顺天府大牢一日游的石咏,完全不知外面发生了这许多事儿。

他昨夜想得太多,将将到天亮,反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直到听见大牢里有了动静,才一惊醒来。

“啧啧啧,那美人儿……那身段,那眉眼……我就跟在梦里一样!”

昨晚守在石咏囚室外面的狱卒正得意洋洋地在跟人炫耀。

“去你的,”另有一名狱卒闻言大笑,伸手将他一推,“老兄睡迷糊了吧?你特么本来就是做梦啊!”

早先那名狱卒一怔,也哈哈哈地笑起来,“也是,只是我个老粗,你就是让我做梦,我也想不到哪个女人能美成那样……”

石咏心想,这梦,怎么听起来有些似曾相识?

下一刻他便没工夫去想这事儿了。顺天府大牢打开,一名幕僚模样的人进来,来到石咏的囚室跟前,自来熟地叫了一声:“石爷?”

石咏起身,整理整理周身的衣物,点头道:“是我!”

“哎呀石爷您怎么不早说……”

外面那名幕僚脸上立即堆满了笑,望着石咏,招手命狱卒过来,给他打开了囚室的门,“石爷,若是您在旗的身份一亮,这帮奴才们便有万个胆子,也不敢为难您呀……”

石咏瞪着眼睛,突然想起这茬儿:他沾了父祖的光,好歹是个在旗的,所以顺天府审不了他,只有步军统领衙门才能审理他所涉的案件。

可是石咏这人,压根儿就没有在旗的这份自觉,他从来就不觉得旗人怎么就高人一等了,在这种封建社会里,大家都是大奴才小奴才。见了眼前这名幕僚的嘴脸,石咏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摇头,他难道得在这样的时空里磋磨余生,待一辈子?

不过随着他身份的揭开,顺天府的人态度前倨后恭,一群狱卒齐齐立在大牢门口欢送石咏,仿佛在欢送特地前来视察的官员。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心里暗自庆幸昨儿没做出什么苛待了石咏。

少时石咏来到顺天府堂前,他身旁那位幕僚开口说道:“石大人,我们府的大人,实在不是审您,而是知道您经过些事儿,请您到堂上,我们大人在审案之余,也可以问一问,听听您的意见。”

顺天府所有人都将身段放低,现在根本不提羁押石咏到堂的事儿了,如今他完全是个证人。

可是上了堂,石咏也很是吃惊,座上三个神态各异的皇子阿哥,一个大理寺卿,一个顺天府尹,外加他本旗的佐领,和他本家的大伯父。

石咏少不得一一打千见礼,悄悄打量各人的容貌神态。

最受瞩目的,自然是那三个皇子阿哥。八阿哥胤禩面相温煦,九阿哥胤禟看着阴沉,十阿哥胤则大大咧咧,即便坐在顺天府堂上,依旧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大理寺卿赫铄奇是满卿,始终板着脸看着案子相关的案卷,不苟言笑。

顺天府尹王世臣是汉官,四品的补服穿起来,看上去倒也颇为威严,只不过眼神时常在石咏脸上溜来溜去的,似乎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样处理石咏才好。

而石咏的堂伯父富达礼则端坐着,一张脸绷着,目不斜视。他面前,正放着从石家取来的那只藤箱。石咏一见那只藤箱,便知富达礼已经去过椿树胡同了,家里的妇孺们当是已经得到了照应。

石咏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望着富达礼的眼神中颇多感激。富达礼偶尔眼神一溜,望见石咏这般,心里软了软,虽然脸上没有表示,可好歹也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让他放心。

“小石大人也到了!”王世臣装模作样地向石咏拱拱手,心里则在想:这么丁点儿小吏,若不是正白旗都统与佐领在此,本官才不会将你放在眼里呢!

富达礼身上任着正白旗都统,从一品,王世臣不敢仰望。就算是梁志国这个佐领,也是正四品的官职,与王世臣同级别。

石咏则客气地道:“王大人,不敢,下官听凭吩咐。”

王世臣想了想,说:“说是叩阍的案子,可与小石大人相关的,却是另外一件。大人们都忙于差事,功夫有限。不如这样,本官先将与小石大人相关的案子审了。这样也省得诸位大人白白在这顺天府里,抛费时光?”

胤禩他们都无异议。而富达礼等人本就是为了石咏来的,自然也愿石咏担干系的案子能够速战速决。

王世臣当即宣读了诉状。这诉状,便是赵德裕之子赵龄石,诉顺天少年石某,使手段诱骗,侵吞其父私产一案。

当然,在王世臣口中,这“顺天少年石某”,改成了石咏现在的身份与官职。

这赵龄石当日逃到山东,发现自己并没能得到父亲素日所藏的那些珍贵书画,便将当日之事前前后后仔细想过,觉得问题出在了那只藤箱上。

他们父子两个,珍贵的字画一向都放在那只樟木箱子里。然而顺天府的衙役过来查抄过一次之后,老爷子吓破了胆,又瘫了半边身子,很可能哪天趁自己不在的时候,偷偷将好东西都挪出来,放在那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藤箱里。

赵龄石回想自己和老爷子抢东西的时候,老爷子死抓着樟木箱子不放手,却抬着双眼,看着搁在屋角的那只藤箱。

赵龄石自然是气得要死,心里暗骂这老不死的竟然还做戏骗过了自己。

他在山东本有亲眷,便扯了个谎留在亲戚家,待好几个月过去,才偷偷遣回京中,自己不敢出面,只能遣人代为打听,好不容易才探听出,当初有个少年叫“石咏”的,和老爷子做了一笔交易,还特为请了山西会馆的掌柜做中人,用五两金子,换了老爷子的一只藤箱,随后老爷子就自己回乡去了。

赵龄石简直要吐血——那只藤箱价值千金,被他爹五两金子给卖了。若是他爹当初不是瘫,而是直接死了,这些东西就该全是他的。

后来这赵龄石潜在京中,又偷偷与冷子兴取得了联络。他家老爷子突然上京叩阍,冷子兴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立即过来将赵龄石臭骂了一顿,还说:“你家老头子挨得过挨不过那二十杖,尚未可知,你就别想着能将那鼎的案子翻过来。”

赵龄石却知道冷子兴在顺天府有门路,也晓得他家老爹铁定告不赢。可如今他只想着寻着石咏那个少年,将自己应得的那只藤箱夺回来。于是才有了赵龄石上告的这一回事儿。

赵龄石这一案,背后也有冷子兴的大手笔,从写诉状到打点顺天府上下,都有冷子兴推波助澜,指着赵龄石官司打成,能够给自己分一杯羹。赵龄石也是这么答应冷子兴的。

只是这冷子兴从来都不知道,赵龄石口中的“某少年”,就是他谋过人家扇子的石咏;冷子兴更加不知,此刻石咏也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混迹红线胡同的寻常少年了。

今日顺天府尹提出将两个案子分开审理,这合了赵龄石的意。回头他得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父子情深的样子,可毕竟以前做了那么多对不起父亲的事,现在一下子要再扭过来,他还需要稍许酝酿酝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