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70章(1 / 2)

加入书签

“琏二哥,”石咏想了想,斟酌着说,“这件事儿,对贵府上来说,与薛文起当年在金陵那桩打死人的官司,差不多。如果不妥善处置,便是后患无穷。”

贾琏心头一紧,问:“怎么说?”

石咏记得原书里王熙凤的罪状有一条,乃是“包揽诉讼”,说白了就是干预司法,是贾府抄家获罪的缘由之一。

“这件事,贵府上已经得人递了话,想要抹,我也相信琏二哥是有能力抹得干干净净的。可是一来,贵府就此欠了旁人的人情,将来若是那边有所要求,贵府想必抹不下面子拒绝,从而不得不做些有违贵府初衷的事儿。”石咏一步一步地给贾琏分析。

贾琏听着暗自警醒,贾府当初是被龙椅上那位狠狠敲打过的,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些皇子阿哥什么的,贾府真的是没胆子再沾了。

“二来,这件事眼下也许能勉强抹平,可是谁能保证日后不留隐患。万一待过个几年,有什么人想折腾折腾府上,再提旧事,贵府上少不得又会伤筋动骨一番。”

贾琏听着石咏说的,似乎每一个字都说在自己心坎儿上。

“可是……如今,这案子结案在即,茂行,你说,你说……”

贾琏蹙着眉头,他一瞬间已经想到五六种化解此事的方法,可是没有一种能永绝后患的。

“冷子兴那边……明眼人都知道,铁定是不能留了。可是二叔二婶那里,却被周瑞夫妇哄得团团转,冷子兴那媳妇儿送进府的白银,也大多进了二婶的私库。所以这件事二婶摆明了护定周瑞夫妇两个……”

王夫人是内宅妇人,外头的事儿听说得较少,被周瑞夫妇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给忽悠住了。再说,财帛动人心,已经进了王夫人私库的银两,那边又怎么可能吐出来?

贾琏喃喃地说着,心想,如今荣国府里是二房掌事,他那对二叔二婶,其实都不怎么着调。当然了,他自己那个爹也丝毫好不到哪儿去……

“琏二哥,”石咏拍拍他,“府上虽然有两房,但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没什么可以遮着掩着的,全掰扯出来说就是。府上兴盛了这许多年,屹立不倒,总还是有人头脑清醒的。”

贾琏心中有数,点了点头,抬头望向石咏:“多谢茂行指点。只是,到底如何,才能确保不留后患呢?”

石咏被他这么一问,也为难起来,伸手挠了挠后脑,考虑了一阵才说:“前儿个我在牢里的时候,心里上火,一夜未睡,背上就长了个疖子。”

贾琏一愣:啥?疖子?

石咏便说:“刚出顺天府大牢的时候,我看那疖子已经好些了,就想这么着算了。但后来被我娘见到了,就拿银针将我那疖子给挑了,说是让里头的脓水都流出来就好了。但若是就这么捂着,以后一旦上火,就还是会复发的。”

他一咧嘴,伸手摸摸背后,冲贾琏嘿嘿一笑:“现下果然好了。”

贾琏恍然大悟,赶紧站起来向石咏一躬,说:“古人有一言师之说,茂行真是我的一言师。”

石咏却也起身,同时向贾琏拜了拜,摸着后脑笑道:“琏二哥莫要谢我,这事儿,也让我悟出另一件麻烦事儿该怎么处置了。”

他帮着贾琏捋思路,捋着捋着,竟也明白薛蟠那件棘手的请托该怎么处置了。

贾琏回到贾府中,去父亲书房中谈了有小半个时辰之久,随后父子两人一起去了荣禧堂,拜见贾母。

贾母虽然一向不喜贾赦这个儿子,可是听贾赦提及兹事体大,不得不耐心听了儿子和孙子的陈述,贾母沉默之下,便命人去将贾政和王夫人一起请来。

荣府这边,两房齐聚,一边是父子,一边是夫妻,双方关在荣禧堂里谈了很久,最后王夫人用帕子捂着脸,哭着出来,贾政也不好劝她,只能叹着气去了外书房。

贾母坐在堂上,低低叹了一句:“我也乏了。老大,以后这府里的事儿,你还得多担待些。琏儿年纪也长了,你也不能总让他这么一天到晚跑来跑去忙着庶务,要为他将来出仕多打算打算,毕竟爵位还是要落在他身上……”

贾赦与贾琏都万万没想到老太太会说这样的话,贾赦这是意外之喜,转脸瞅了一眼儿子,知道自己不得老太太欢心,但是老太太到底是肯定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荣府的爵位,旁人不用再想了,是贾琏的没跑。

“……你弟弟那边,以后宝玉,还有环儿那几个,都让好好读书,叫夫子问一问他们的进度,看着可以了,都让考童生试去。”

这就是定下来了贾府两房的未来,长房承袭爵位,但眼下没有实缺,将来如何,要靠长房父子自己努力;二房则不必说,就靠科举进仕这一条路,没有“富贵闲人”可以养了。

其实贾母除了这些吩咐之外,另外又做了一个安排,就是暂时免了王夫人的管家之职,原本是王夫人带着李纨一道管家的,想要交给邢夫人并凤姐儿。偏巧这时候凤姐诊出了身孕,贾琏舍不得她操劳,凤姐也因有了上回生产的教训,不敢怠慢,自己推了管家的事儿。加上最近织金所的生意蒸蒸日上,眼看着一两年内就能回本的,凤姐自然也不把管家能捞的那点儿小钱放在眼里。

于是乎,荣府这边,竟是邢夫人带着李纨一道管家。平时熟悉荣府行事的,对此都啧啧称奇。甚至杭州王家那边都遣人来问,由贾琏接着,好言好语地将岳家抚慰了一顿。等王家人回去,贾琏又不忘塞了个能干的管事一道去杭州,说是说给岳父母请安,其实是去探听王家的那一桩旧事去。

转眼到了“叩阍”一案结案的日子。

众人最关心的,赵龄石“忤逆”一案,康熙御笔朱批,将赵龄石定了绞监侯。只因过了节气,便暂时收监。至于此人有没有这个运气,能等到大赦,就要看天意了。

冷子兴算是从犯,被判了流配三千里。

而当初那桩“赝鼎”案,也有了出人意料的转折。先是称病乞休的“前”顺天府尹陆明远上了请罪折子,却依旧被贬官外放到了云南,估计这辈子再难回来。三阿哥胤祉非常精明地没有帮陆明远说过一句话,但他手下的一些实缺官员知道这事儿之后,多多少少有些寒心。

更叫人吃惊的事在后面。

荣国府贾府出首,自承己过,承认治家不严,家仆为包庇女婿,盗用了工部侍郎贾政的名帖干涉诉讼。除了将涉案的家仆交由顺天府定罪之外,贾府将早先家仆帮冷子兴藏匿的一干金银财物都送至顺天府,由顺天府从中补齐了应当赔付给赵老爷子的钱帛,其余充作罚金,上缴户部。荣府自身,贾赦贾政都受了申饬,但贾赦无碍,贾政则被降了两级留用。

赵德裕老爷子那边,他本族亲眷,也就是由亲弟过继了的那个幺子,亲至京城,侍奉老爷子回乡养老,落叶归根。

赵老爷子回乡的那天,石咏特地请了假,亲自去永定门那里相送。

那只藤箱的书画,已经由顺天府做主,判给了石咏。石咏曾想劝赵老爷子收回那只藤箱,反正他得了这箱子书画,也一样舍不得卖,唯一能做的,只有好生藏着。然而赵老爷子却死活不肯,坚持要石咏“代替”他照看这些书画卷轴,石咏只得作罢。

“小石大人,你究竟是怎么根据鼎身铭文,读出这鼎的来历与年代的?”

赵老爷子心头依旧疑惑,在临别一刻,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问了问石咏。

石咏并未多说什么,只冲老爷子笑笑:“我这么点年纪,都做到了,您这都还未到花甲,年岁又不高,我看您啊,将来一定能成为金石大家的!”

赵老爷子听了十分振奋,他平生唯一所好就是金石,眼下见了石咏这个“励志”的先例在前,当即下定决心,回乡之后,不再从商,只是偶尔指点子弟,其余时间都用来研习大篆小篆、石鼓文、上古文字,得享高寿,并终成一代金石大家1。

那只鼎,则最终得了康熙钦命,由顺天府妥善送至丰润学宫,放置在学宫跟前。渐已废弃的丰润学宫,也由这个机缘得以慢慢复兴,此乃后话。

再说石咏待顺天府这一桩“叩阍”案子告一段落之后,就销了假,继续去造办处当差。

他回造办处的头一天,依旧循了以前的习惯,天不亮就起了,去灶间取了二婶王氏昨儿晚上熬的粥和花卷,在小火上热了热,与他的伴当李寿一起吃了,两人一起出门。

待进了正阳门,石咏往西华门过去,而李寿则转向东,往位于朝内小街的正白旗府署过去。就因为上回李寿去正白旗那里传了一回信,被佐领梁志国相中了,觉得这个农家伢子虽然年纪已经有点儿偏大,可胜在身体强健,是个习武的材料。正巧正白旗旗下在教那些寻常子弟射箭举重什么的,也有户下人一道跟着学,梁志国便跟石咏打了招呼,让李寿过去习练习练。

石咏自己则去造办处上班。

待到李寿离开,于无人处,石咏身上佩着的荷包突然开了口:“石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