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2)
喜宝拿到卷子时,不敢置信的瞪圆了眼睛,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确定这是语文卷子,可既然是语文,咋就能考一百分呢?
没等喜宝想明白事儿,一个意外的消息,如同春雷炸响一般在队上传开了。
还是兰子突然跑来告诉她的:“喜宝,你知道吗?老师们可能要回城了。还有,我婶子好像也填了那个什么表格,太可怕了,现在我家里吵翻天了,婶子把小静小敏都放在我家里了,我妈都没法下地了。你奶呢?妈说,要是你奶有空,让她去我家一趟。”
“奶!”喜宝高声喊人,听到了答应声,这才回头看兰子,“你说的是哪个婶子?建跃叔的媳妇儿吗?”
“对对,就是建跃叔的媳妇儿,燕红婶子。”兰子喘着粗气,脸色却吓得惨白,“她说她死也要回城,还说小静小敏姓赵,又不姓姚……”
等赵红英过来时,喜宝已经差不多弄明白了,忙三言两语的快速解释了一遍,又问,“奶,这咋办啊?”
赵红英猛的脸色一沉,又见兰子似乎吓得不轻,赶紧问:“你弟呢?走,咱们一起回去,把你弟抱出来。喜宝你在家待着……”见喜宝似乎也跟着着急了,赵红英临时改口,“你去找你二奶奶,她应该在她家自留地那块,你去那边转转。”
“叫二奶奶也去赵家,对吗?”
“对。”赵红英顾不得多说啥,带上兰子往赵家那头赶去。
喜宝也赶紧出门,她知道二奶奶家的自留地在哪儿,唯一的问题就是,自留地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偏偏今天臭蛋又溜出去了,毛头跟着追了出去,家里就她一个。
从东边绕到西边,等终于寻到赵红霞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二奶奶,我奶叫你回赵家,兰子他们家。”兰子家和赵建跃家其实是挨着的,不过喜宝也搞不清楚到底在哪边折腾,她只能把赵红霞赶紧劝走,“我帮你把筐子带回家,二奶奶你快去,我奶已经去了。”
赵红霞顾不得追问啥事儿,赶紧往娘家那头赶去。
等喜宝提着筐子回到自家时,还没走近就听到一阵哭声,等跑到院子里一瞧,兰子倒是没哭,她抱着胖墩儿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旁边倒是有一对小姐弟哭得格外惨烈。
喜宝跟赵家那边不是很熟,认识的除了赵建设家的儿女外,也就只有曾经是同班同学的赵玉兰、赵宏斌兄妹了。不过,她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兰子,这就是你说的小静和小敏?”
“对,就是建跃叔和燕红婶子家的。”胖墩儿也在哭,不似以往撒娇般的哭泣,而是一副被吓到了的可怜模样,好在这会儿哭声已经渐渐停了下来,等喜宝摸了摸他的胖脸蛋,他只委委屈屈的瘪了瘪嘴,倒是眼泪还挂在脸上。
胖墩儿好哄,可赵小静和赵小敏就不同了。
他俩一个五岁,一个三岁,要是再大一点也就懂事了,再小点儿也能糊弄过去,偏偏这个岁数,哭得又格外得凄惨,没一会儿就开始边哭边打嗝了。
“兰子,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好端端的,燕红婶子她干啥要走?她家不就在这儿?走哪儿去呢?”喜宝对疯狂大哭的孩子没辙儿,只能凑过来跟兰子小声的说话。
哪知,兰子又抛了个炸弹下来:“他们本来就是城里来的,再说也不止燕红婶子,学校的老师们都要走了。曾校长说不准也要走!”
兰子又说:“还有你们班那个新来的李老师,我听说她也填了那什么表格了。她也要走。”
喜宝想了一下,假如今天李老师走了,她大概会难过一下下的。可要是换成了曾校长呢?他有三个孩子,前头两个是男孩儿,最小的是今年秋收前刚出生的,她当时还被毛头拉着去瞧了瞧,是个特别漂亮的小姑娘。
一时间,喜宝彻底懵了。
第056章
这天下午, 喜宝跟兰子一直守在院门口,等老宋家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等灶间的烟囱都开始冒烟了, 等太阳都下山了,才看到赵红英领着几个人往家里来了。
喜宝刚打算问问曾校长的事儿, 可看到有其他人在, 就没开口发问,而是拿眼瞧着她奶。
赵红英叫跟着的两个赵家人把兰子等几个孩子都临走, 一旁的赵红霞说了句地里摘的菜给她了,就急匆匆的往家里去了。
等人都走了, 赵红英关上院门, 拉过喜宝, 高声叫可以开饭了,这才往堂屋去。
晚饭早已准备好了,就差赵红英了。见她回来, 不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家里人无论大的小的都聚了过来。喜宝也终于逮着机会, 问:“奶,兰子说,曾校长要走了, 是真的吗?”
“瞎说,没这事儿了。”赵红英答得异常干脆,见老宋头看过来,她又说, “就是建跃媳妇儿瞎折腾,非闹着要走。”
老宋头本来只是觉得奇怪,好端端的老赵家闹个啥,一听这话,他直接把筷子放下,很是诧异的问:“这话是啥意思?她都嫁人生了俩孩子了……要走?走哪儿去?”
“回城啊!”赵红英扒拉了两口饭,“不知道打从听来的胡话,非要上头允了知青回城,就在家里闹腾,抹脖子上吊的硬要回城。我问过建设了,他说没这回事儿。”
“建设说没,那肯定没。”老宋头自认看人还是很准的,再说了,赵建设和赵建跃媳妇儿各执一词,是个人都知道哪个说了假话。
“我看这事儿没完,不过这种媳妇儿老赵家也不稀罕。”赵红英给喜宝挟了一筷子菜,叫她别光顾着扒拉白饭,“心野了,硬留有啥意思?要我说,想走就走,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喜宝扒拉着饭,她奶的话,其实她不是很懂,不过既然曾校长不走了,其他的她也不咋关心,反正她奶说的都对。
比起知青们的那点儿破事,老宋家还有别的要紧事儿。
这天过后,赵红英就招呼仨儿子在她那屋里,砌了个小土炕。之所以说是小土炕,实在是因为那玩意儿太小了,砌的时候,喜宝还在上学,等她放学回来,就发现屋里多了这么个古怪玩意儿,瞅了半天,她才问她奶:“这是给扁头睡的吗?”
方方正正的一个小土炕,看着连小床的一半大小都没,整个老宋家,估计也就扁头还能躺得下,而且过段时间就不成了。
赵红英被喜宝这话弄的一懵,紧接着就笑开了:“不是,这是用来孵鸡蛋的。”当下,她就耐心的跟喜宝说了起来。
自打上回知道上头的政策开始放宽了,赵红英就一直盘算着多养几只鸡,甭管公的母的,多养几只无论吃蛋吃肉都方便。再说鸡又不是猪,散养在屋后,平时喂些剩饭剩菜,几个孩子得闲了也会去挖蚯蚓,方便得很。结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季节不对,她怎么也寻不到小鸡仔,花钱买都买不到。想着干脆自家孵蛋,费心换来了几枚受精鸡蛋,可家里的老母鸡怎么也不愿意孵,问了隔壁赵红霞,也说情况差不多。
这好不容易上有的政策放宽了,偏偏就寻不到鸡了?
一气之下,赵红英决定自己孵蛋,她依稀记得三十多年,家里也是孵化过小鸡的,用土炕,还得隔段时间给鸡蛋翻个面,孵化率是不如母鸡,可好处是能一口气孵个三四十枚鸡蛋,哪怕只出来十只,剩下的鸡蛋一样可以炒着吃,不会浪费的。
打定主意后,赵红英就到处跟人家换鸡蛋,谁叫家里没留公鸡呢?两个白鸡蛋换一个受精鸡蛋,瞅着数量差不多了,她就叫儿子们砌了土灶,本来昨天就可以干完的,愣是拖到了今天。
听着奶的解释,喜宝的眼睛越瞪越大,她还见过小鸡出壳呢,问明白了孵鸡蛋要注意的地方,觉得也不是很难,忙拍着胸口揽下了这事儿。
赵红英当下就一口答应:“也成,等我先把土炕烧起来,再寻些旧褥子,等都安顿好了,再交给你。”
喜宝猛点头。
人工孵蛋没别的难点,就是要耐心。土灶砌好后,并没有立刻开始,而是先试烧了两天,瞅着情况挺稳定的,再往上头搭褥子、棉花、破布等等。都妥当了后,才把鸡蛋小心的搁在上头,还得记得翻面,免得受热不均匀,另外土炕也得时不时的添把柴禾。这一天两天的还好,可关键是,孵鸡蛋需要差不多二十一天。
自打喜宝得了这个差事后,她几乎就扎根在了屋里,除了去学校外,一放学就往屋里钻,有一次她跑得比臭蛋都快,惊得臭蛋愣在了她身后,直接被毛头逮了个正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