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雄风 中(2 / 2)

加入书签

“经略……” 没想到宋应昌居然将内心深处的小心思坦然相告,赞画袁黄不知道如何接口,讪讪地站在旁边以手抚额。

“不过,大军能一战而克平壤,即便你我二人不披甲上阵,分到头上的功劳也不会太少!” 宋应昌摆了一个剑势,缓缓补充。

“那,那倒是!” 袁黄想了想,红着脸点头。

大明朝的军功计算方式,早就形成了一定的规矩。经略、巡抚虽然不负责指挥作战,可武将们在前方打了胜仗,却缺不了他们那一份“运筹帷幄”之功。至于赞画,无论其到底出没出力,作为经略的心腹,当然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只是在袁黄看来,从别人碗里分,总不如自己亲自挣来的功劳更让人脸上有光。特别是对袁黄这种半辈子科举和仕途都不怎么得志的文人,如果在致仕之前能在战场上有所建树,就能证明他并非才华和能力比别人差,而是时运不济,冯唐易老。(注:冯唐易老,汉代冯唐少年时就有贤名,但是直到暮年才得到重用。后世以冯唐易老,指代能力很强却官运不畅)

“你把捷报替李如松改一改,他这么写,虽然听起来畅快,却容易被人挑刺!” 没顾上去考虑袁黄的此刻的心态,宋应昌一边继续缓缓舞剑,一边低声吩咐,“城头那三万,改成一万。小西行长那一万五,改成五千,牡丹峰上的倭寇,也写数千即可。朝堂上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他却不知道,越是大获全胜之际,为将者越应该谨慎谦卑。老夫既然先前已经退让了一回,索性好人做到底,替他补上这个漏洞!”

“遵命!” 袁黄激灵灵打了个冷战,赶紧收起其中的不甘,大声答应。随即,却又眉头紧皱,用极低的声音提醒,“据斥候探明的消息和朝鲜国王那边的汇报,平壤城内的倭军,的确有五六万人马……”

“哪有守城,会把所有兵马都摆在城墙上的?即便捷报中不写那么多,兵部那边按照常规推算,也知道倭寇留在城内的兵力,会是城头的数倍!” 宋应昌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解释,“况且倭军最后是大败而走,并未被倭军全歼于平壤。他把守城的倭寇数量写那么高,万一朝堂上有人挑刺,拿着被阵斩的倭寇人头数量,问他为何放跑了其余贼军,他该如何自辩?”

“这,经略仁厚,李提督能在经略麾下作战,真是三生修来的福分!” 袁黄终于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拱手。

怪不得自己这辈子最大才做到六品兵部职方司主事,而宋应昌却做了二品都御史。双方做官的手段,差了何止千里?自己看了李如松的报捷文书,只觉得高兴和羡慕。而宋经略,却已经将怎么写才能让朝中同僚不好挑错,都想得一清二楚!

正佩服得恨不能五体投地之际,忽然间,耳畔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紧跟着,宋应昌的家将宋武快速闯入。双手捧起一份捷报,高高举过了头顶,“报,经略!李提督派参副总兵查大受在凤山设伏,再度击溃小西行长,斩首一千三百九十余,生擒数千,夺战马两千九百余匹!剩余倭寇魂飞胆丧,主动弃了开城,星夜遁向朝鲜王京。”

“啊?!” 先前还想着如何替李如松“补漏儿”的宋应昌又惊又喜,拎着宝剑上前,一把夺过捷报,“倭寇居然弃了开城?按道理,小西行长应该以开城为凭借,收拾残兵才是……”

“报,经略,大捷,大捷!” 一句话没等说完,又有家将气喘吁吁地冲入,双手将另外一份捷报高高地举起,“参将李如梓,选锋营游击李彤、张维善,三日之前联手埋伏于谷山,将仓皇南撤的另外一路倭寇拦腰截断,阵斩倭将平秀忠、宗义玄,杀贼无数。”

“善,大善!” 宋应昌将宝剑插在地上,用另外一只手抢过第二份捷报,仿佛自己动作慢了,捷报会飞走一般,“怪不得小西行长弃开城而逃。两路溃兵都被我军给截了,他拿什么来守开城?!他若是再不赶紧逃走,恐怕下次跟着捷报一起送过来的,就是他的脑袋!”

“恭喜经略!” 袁黄也听得心花怒放,大笑着向宋应昌拱手。“随手一步闲棋,就令倭寇尸横遍野!”

“不急,不急!” 宋应昌虽然开心的双腿都发飘,却故作镇定,笑着摆手,“了凡老弟,先前你想立功报国,老夫却觉得机会不到。如今,机会来了,不知老弟可敢替老夫一行?!”

“经略尽管示下,刀山火海,绝不皱眉!” 还以为宋应昌终于准备派自己去向李彤传令,让后者带着选锋营,北上收复被加藤清正所占据的咸镜道,袁黄斗志昂扬地拱手。

然而,宋应昌的接下来的吩咐,却让他目瞪口呆,“你把这三份捷报都誊抄一份,然后带二十名侍卫,亲自去拜访贼将加藤清正。替老夫问问他,是想全身而退,还是继续留在咸镜道,等着老夫派兵过去将他拿下,挫骨扬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