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2 / 2)

加入书签

赵崇昭说:“什么法子?”

谢则安说:“就是……嘿嘿,算了,这手绝活还是不告诉你了,反正也不太准。”

赵崇昭伸手抓住谢则安的手腕,不让他退开:“不说我就不放了。”

谢则安拿他没辙,只能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

赵崇昭听完后脸色不太好:“以后不要学这东西,整天看着别人……下半身多不好。”

谢则安说:“没事我看别人干嘛?”

赵崇昭说:“那就最好。”

谢则安问:“不说这个了,殿下你怎么来了?”

第104章

赵崇昭说:“你不是说今天给我借顾府尹的策论吗?”

谢则安说:“刚被方宝定拉去舅舅府上,这才刚回来呢,还没来得及去姚先生府上。”

赵崇昭说:“那我们一起去,我还没来得及去拜访姚先生。”

谢则安顿了顿,点头说:“也好。”他不着痕迹地看了赵崇昭一眼,“我也挺久没见清泽兄了,心里挺想念的。”

赵崇昭的脸色一下子黑了。

赵崇昭追问:“你想念他做什么?”

谢则安垂眸看了看赵崇昭和自己交握的手,淡淡地说:“清泽兄许多见解挺有趣的,我们很聊得来,有几次一块出去我们都舍不得分别。可惜最近我和清泽兄没忙,没什么机会见面。”

赵崇昭下意识地收紧五指。

谢则安说:“殿下你抓疼我了。”

赵崇昭一呆,松开了手。

谢则安站起来说:“走吧,去姚先生那。”

谢则安并不如表面上平静。

国舅是个少话的人,绝对不会轻易把疑心说出口,把几年前国舅那句莫名其妙的“双星并耀”和今天的“崇昭对你有别的心思”联系在一起,谢则安明白了国舅在提醒自己什么。他和国舅都是明白人,两个人插科打诨把那个话题揭过了,不代表心里真当它没发生过。

刚才谢则安稍微试探了赵崇昭一句。

结果明显到远远出乎他的意料。

只是轻轻那么一试,赵崇昭的心思就全都摆出来了。再仔细回想一下,赵崇昭说“一开始看对方不顺眼”,那不正是他们初遇时的情况吗?赵崇昭还差点让人把他扔出驿站来着。

这么明显的事,他居然一直没发现。

谢则安不是多讲原则的人,但赵崇昭名义上是他的大舅哥,怎么看到不应该对他有这样的心思——这种情况根本不在他的预期之中。一旦往这个方面猜想,晏宁公主近来的表现似乎也有点不对味。

谢则安和赵崇昭齐齐去了姚鼎言府上。

姚鼎言暂时还未复职,这几日都在了解京城近况。见了赵崇昭,姚鼎言说道:“殿下最近颇有长进,你们徐先生费了不少心啊。”

赵崇昭说:“徐先生一向尽心。”

姚鼎言又与赵崇昭说起科举改革的事,说完还看了谢则安一眼:“不了解还不知道,三郎这小子居然已经是秀才了,成绩还都是第一。今年的秋闱他恐怕都能直接去参加了吧?”

赵崇昭呆了呆,看向谢则安。

谢则安说:“低调低调,到处吹嘘的话万一人家说我是走后门的怎么办。我脸皮厚没事,老山长要是被人说闲话指不定就气得两腿一蹬,没气了!”

姚鼎言瞪他一眼:“三郎,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谢则安哭丧着脸:“我命苦……”

去年姚鼎言要离京守孝,谢则安十分欢快,结果姚鼎言给了他一封信要他帮忙送到百川书院。那可是传说中的“京城第一学府”,谢则安一直挺想去玩玩,但因为对这种“学术圣地”敬谢不敏,从来没去成过。这次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谢则安正儿八经地登门围观。

没想到一去就走不了了。

姚鼎言知道谢则安的性格,在京时从不给谢则安偷闲的机会,这次离京自然也不会放任谢则安懒散过日,他居然给百川书院的老山长写信说“这家伙不过童试别让他走”。

谢则安最烦的就是破题、解题、正儿八经地写文章,面对老山长那张没有情理可讲的老脸简直欲哭无泪。

姚鼎言说:“不逼逼你,你怎么可能把心思摆到正途上。”他从书架上取下几张文稿,搁在桌上点了点,“你瞧瞧你,把你们山长气成什么样子了。”

谢则安瞄见上面那熟悉的字迹,心虚地准备把文稿塞进自己袖子里,结果却被赵崇昭捷足先得。

谢则安:“……”

赵崇昭乐滋滋地看起了谢则安交给老山长的策论,文法十分正经,内容却很新鲜,看得人精神一振。但就在第二页快结束、正讲到关键地方的时候,谢则安大笔一挥,来了一句这样的话:“欲知后事如何,放我回家放我回家!”

赵崇昭:“……”

他隐约理解老山长当时的心情了。

姚鼎言说:“反正你吃了什么苦头都是自作孽,怪不得别人。谁叫你非那样气你们山长?”

谢则安幽幽地说:“往事不要再提……”

谢则安自由惯了,哪里受得了管束?那样的生活实在太操蛋了,谢则安只差没组织无心向学的“战友们”一起开始逃学生涯,从后山逃出去煨煨野鸡烤烤鱼,打打牙祭补偿自己可怜的五脏府。当然,被发现之后后果十分凄惨,简直不堪回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