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李元芳的烦恼(1 / 2)
近来,三条铁路干线周围的州县,快递行业已经越来越兴旺起来。
那些富二代,对这种新生事物非常喜欢。
当然了,快递的确是很方便,很快捷,最关键的,还是很便宜。
现在可不仅仅是富二代,那些中产人家,都逐渐的接受了快递行业。
别的不说,你就说益州新城那边的金鱼快递业务吧,现在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业务之一了。
金鱼加鱼缸,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而金鱼,在整个大唐来说,就只有益州新城那边有的卖。
大唐的其他州县,并不是没有金鱼。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金鱼基本上都是天生的。
人工培养和繁殖的技术,除了益州新城,其他地方还没有。
现在,益州新城这边,金鱼生意已经成为益州新城又一项支柱产业。
金鱼的培养,也成为益州新城的一道产业链。
当然了,可不仅仅是金鱼。
益州新城这边的水果,土特产,甚至还有一些工艺品,都大受欢迎。
其实,有些工艺品和水果,其他地区也有,甚至并不比益州新城差。
但是他们一来没有宣传,二来没有强大的快递业务,质量再好,没有渠道也卖不出去。
目前,甚至有一些商家,已经打上了快递的主意。
如果他们的产品,能够和中华快递合作的话,就可以突破店面和销售人群受众的问题,将生意一下子扩大几倍。
当然了,合作就需要一个宣传问题,暂时他们只有这么一个构思,暂时还没有办法进行实施。
蜀王出的这一套组合拳,对卢家的打击是致命的。
现在,卢家的车船生意一落千丈。
马车生意,基本上已经黄了。
他们的传统两轮木轮马车,哪怕降价到一百文的价格,都很难卖的出去。
而一百文的价格,其实是卢家清理库存,决定退出马车行业了。
卢家不是不想和中华商行进行竞争,他们也买下不少四轮马车进行研究。
但是四轮马车底盘所用的轴承,凭他们的工艺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更不要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橡胶,更谈不上橡胶轮胎的制作了。
技术上巨大的差距,让卢家不得不黯然退出这一行业。
至于渔船的生意,倒是比马车生意要好上一些。
虽然中华商行推出的铁船更加的便宜,质量上也相当过硬,但是接受程度,还是打了一些折扣。
毕竟,一条渔船修修补补能够使用十几年,甚至如果爱惜的话,使用一二十年也不是问题。
而铁船,虽然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毕竟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
不过从推出到现在,也小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第一批购买铁船的渔民,使用的感觉还是不错了。
就这半年的保养来说,铁船要比木船更加省心。
铁船的口碑正在一点一点的积累,隐隐间有和铁船分庭抗衡的趋势。
卢家的渔船生意,和受到不小的打击。
并且他们有种预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打击会越来越大。
至于运输和镖局的生意,在靠近铁路干线的区域,他们已经没有生意可做了。
中华快递的兴起,让他们这两项生意,完全的没有一丝儿的竞争力。
好在,目前大唐只有三条铁路干线,所覆盖的区域,毕竟是有限的。
他们卢家运输和镖局的业务,在其他地区,仍然有所盈利。
而大唐想要铁路完全覆盖,恐怕至少需要几十年的功夫,并且也不可能做到完全覆盖吧?
他们卢家还有缓冲的时间,目前,他们也正在努力的寻找替代的产业。
卢家的底蕴深厚,就算是外面没有一丁点的进项,都能够维持家族几十年运转。
当然了,他们绝对是不会坐吃山空的。
只要能够找到替代的产业,就能够继续保持家族的兴旺。
……
今年的科举考试,已经过去了,但是今年并没有进行科学科目的考试。
这让好多世家,还有无数的官员,都松下一口气来。
毕竟,现在可是儒家的天下。
而科学,可是反儒家的。
在他们看来,科学就是奇巧淫技而已。
就算科学能够提升战斗力,能够让百姓更加富强,那又怎么样呢?
治理国家,仍然需要靠仁义,需要依靠儒家。
科学,不配得到这么高的地位。
今年的科举,没有加入科学科目的考试。
而下一次科举,可是要三年之后了。
三年时间,会发生好多事情,到时候会不会召开科举科目的考试,都还在未知之数。
而大唐无数处于观望之中的士子,也是有人失望,有人高兴。
然而就在此时,在科举考试已经过去两个月之后,唐皇李世民居然加考了一次恩科,并且还是专门为科学学科开设的恩科。
可见,唐皇李世民对科学学科的重视程度。
实际上,之所以会拖延两个月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试题的问题。
在年初的时候,李世民就将出考题的任务交给了蜀王李愔。
在李世民看来,只不过出几道题目而已,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个月的时间,难到还不够出题目的吗?
但是科学科目出题,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愔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首先,要真正选举出有用的人才。
这些人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就能够投入到科研之中。
第二个,他必须要掌握这个世界,对科学掌握的程度。
这些,李愔还真的不是非常了解,他只能通过益州大学来进行一定的了解。
这样一托,就直接拖到了科举考试开始,试题还没有出出来。
所以,今年的科举考试,科学科目,才没有被加进去。
但是李世民对科学科目,极为重视。
等到李愔出完题目之后,李世民就迫不及待地召开恩科,增添了科学科目的考试。
这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其实都是出自益州大学和剑南道其他的几个大学。
毕竟,也只有这几个学校,才教授科学。
这一次考核,参加考试的人数还是蛮多的,足足有三千多人。
额,这差不多是几大学府五分之一的考生了。
很多入学还不到三年的学生,都心存侥幸,参加了这次科举考试。
今年可是第一年的科学学科的考试啊,万一要是通过了呢?
到时候,他们可就能够享受七品官员的待遇了。
而益州科研院的众人,包括狄仁杰在内,也都被李愔派去参加了此次科学学科的科举考试。
就凭他们的能力,是必然能够通过这一次的科举考试的。
原则上,通过科举考试,只是第一步。
他们必须要进朝廷的科研部,才能够享受相对应的待遇。
不过李世民事先也对李愔有所妥协,就是进益州的科研院和进朝廷的科研部,享受同等的待遇。
甚至,直接将益州的科研院,定为朝廷科研部的下属单位。
这次的科举考试,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科学科目的考试,李世民再次采纳了蜀王李愔的提议。
这一次考试,采取的是糊名制。
也就是说,考试之后,考生的名字都是被糊起来的。
考官改卷的时候,看不到考生的名字。
这样就避免了考官凭印象录取考生的陋习。
在唐朝,考官的权利太大了。
如果事先非常看好某位考生的的话,他可以在考试中直接录取。
所以,唐朝流行功夫在考场之外的说法。
这也是到中唐,五姓七望会如此兴盛,能够掌握几乎七成的朝堂官员的症结所在。
因为录取谁,完全是考官说了算。
而考官又都是他们世家只人,很自然的,他们录取的,也都是他们世家一派的考生了。
而这一次的糊名制考试,也给李世民带来了灵感。
嗯,这个办法很好嘛,可以杜绝科举舞弊现象!
等下一届科举考试,就采取糊名制。
当然了,只有李愔知道,其实糊名制之后,仍然可以作弊。
他们可以通过字体来作弊。
只要考官熟悉一位考生的字体,在改卷的时候,就能通过字体来录取。
不过这一招,也有对付的办法,那就是考试之后,不但糊名,再加一个找专人抄写的环节。
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科举舞弊的发生。
不过这一招,现在倒是没必要放出来,且等几年也不迟。
考核完成之后,是李愔带着女子学院的一干师生在改卷。
其中,女子学院的那些老师和女学生,负责改卷。
而李愔作为主考官,负责最后的排名,还有监督其他考官批卷的情况。
之所以要找女子学院的师生来改卷,也是因为目前李愔无人可用了。
没办法,因为科研院的人,益州大学和剑南道其他几所大学,但凡是学习拔尖的学生,包括老师在内,都来参加科举考试了。
剩下的,基本都是入学一两年两三年的新生,考卷上的题目,他们大部分都没学过。
找他们来,他们也没办法完成任务。
而女子学院的老师,还有女子学院的那些高年级的女生,在学识上,可不比益州大学这边差上多少。
并且她们的毕业生,也有少数一些,被召进了益州科研院之内。
当然了,虽然她们在益州可以进入科研院。
但是在整个大唐,她们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更不能为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