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张献忠弃武昌(1 / 2)
九江城内,一名家丁走进了左良玉府中禀报:“大帅,朝廷诏书到了。”
左良玉令人摆了香案,接了诏书。朝廷诏令平贼将军火速出兵,收复武昌。左良玉对前来宣召的小太监也只是敷衍了事。他没敢去找张献忠的麻烦,仍然龟缩在九江城内等着。
平贼将军府中,左良玉斜倚在病榻上,其子左梦庚,以及卢光祖、张应祥、徐恩盛、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李国英等诸营总兵环绕周围,左良玉下辖的诸将悉数都在这里。
左良玉把他们召集过来,自然是为了商议事情,现在左军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奉诏前往武昌的事情。
“朝廷让我们配合李老二攻打武昌,为何不让李老二这狗贼自己去打?明显这就是朝廷偏心了!”李国英愤愤不平的说道。
左梦庚道:“父亲大人,定是李老二这狗贼上奏朝廷,让我们顶在前面去送死,他们在后面占便宜!”
卢光祖站出来道:“大帅,李老二的军队虽精锐,可是人数太少。一旦遇上贼人据坚城死守,李老二总不至于拿他的精锐去攻城吧?武昌贼人众多,李老二的精锐若是强攻坚城,恐怕得不到任何好处!肯定是这狗贼向朝廷奏报,让我们的人替他开路!这狗贼,实在可恶!”
“就是!”张应元道,“李贼善于骑战浪战,不善攻城,此贼的精锐若是投入攻城,同我军又有何异?若是他的精锐去爬城墙,献贼城头滚木礌石砸下来,管他什么精锐,还不是一样打死?”
左梦庚又道:“父亲大人,我军也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朝廷竟然如此偏心,这个鸟诏书,我们不奉也罢!”
听了义子所说的话,左良玉微微点了点头,反正他抗命也不止一次了,这次再抗命一次,又能怎么样?难道自己不出兵,外面的李国栋还真的敢来攻打九江不成?
左良玉一直拖着拒绝出兵,李国栋也不派人去催他,而是让陆师上了北岸扎营,就这样同左家军隔江对峙,江面上水师巡弋,给驻扎九江的左良玉极大的压力。
两支大明的军队就这样在九江相持不下,距离九江六百里外的张献忠却在武昌城内过得很滋润。自立为西王的张献忠开科取士,录取了不少读书人加入大西军阵营。张献忠还在武昌周边搞起了建设。武昌以及附近县城的大批士绅被杀,他们的田地成为无主之地,张献忠把这些土地分给了自己的将士,大西军将士再把这些农田租给农民耕种。
就这样,老的地主被消灭了,新的地主诞生了。
假如没有李自成给张献忠的压力,假如没有清军入关的事件的话,那么张献忠将会在湖广发展起来,建立自己的地盘,由农民起义将领蜕变成新的地主阶级。
其实在搞建设方面,张献忠远胜于李自成。张献忠比李自成更有远见,他不甘心一直当流寇,想要拥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稳步发展。李自成是得到了李岩和顾君恩两位军师之后,才会攻入西安,在西安称帝。但李自成即便是攻入西安之后,还是改变不了他流寇的性质,走一路抢一路。
李岩编出了歌谣,闯王来了不纳粮,可是在封建制度下,农税的收入是主要收入,农民不纳粮,闯军就只能一直抢劫富人来养活他的军队。当富人抢光了怎么办?最后还不是要抢穷人?而且闯军只能依靠抢劫富人来维持军队开销,这样他们注定要被天下士绅仇视。
张献忠可没有说西王来了不纳粮,他占领了武昌之后,有心以湖广为根据地,任命了巡抚、知府、知县等官员,开科取士,任用读书人,从仇视士绅到一步步的接纳士绅,求稳步发展。
如果不是外面有个大清在的缘故,李自成攻入京城之后,就有可能变成张献忠联灭了闯军,笑到最后的很可能是张献忠。
可是张献忠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一件事。
黄梅李国栋大营,一名细作走进了李国栋的中军大帐,向李国栋禀报:“主公,闯贼张贴告示:有能擒献忠以献者,赏千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