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第一九十节 高老七的醒悟(2 / 2)

加入书签

认为历史是由天所引导的。

孔子的这个结论,得到了几乎所有学派的认可。

好在对于此事,张恒早有预案。

“非也!”张恒摇摇头道:“上帝赐福,此陛下洪德所致,为人臣子,不敢妄议!”

一句话就把一切问题都撇开了。

比起赤裸裸的拍刘彻马屁,说一大堆赞美的话,效果还要好!

张恒深知,在此事之上,他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没办法跟那些能把文章写出花的职业马屁专家相比。

而且,他的身份也限制了他,不能在这个事情有太多的表态。

所以,只好剑走偏锋,在刘彻面前留下一个【正直】【柔克】的形象。

这也是当年汲黯屹立不倒的诀窍——坚持原则,就事论事,不偏不倚,堂堂正正。

张恒如今学来,效果还算不错。

刘彻笑了笑,道:“敬鬼神而远之!听说后生给自己表字【子迟】,如今看来还真有几分子迟之知!”

“王翁过誉了!”张恒连忙谦虚道。说着,就带着刘彻走上阡陌道路,朝自己家走去。

阡陌两侧的麦苗,翠翠绿绿,在这万物萧瑟,寒风呼啸的冬季,让刘彻眼前一亮。

刘据跟刘彻见面的机会,老实说,很少很少。

这半年来平均也就半个月父子能见上一面。

这还是这半年来父子关系明显改善的结果,从天汉三年起,刘彻刘据父子就因为刘彻执意将酒也列入国家专营,还征税酒税的原因,一度闹得很僵。

整整一年,刘彻见到刘据就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全是火气。

一度,他都想废太子了!

太子如此单纯,非国家之福!

最后,刘彻还是服软了,因为当时他选定的太子继承人,当时还没封王的刘髆表现令他失望。

若当初,刘髆能有现在的刘弗陵一半聪慧。

说不定,那年,刘彻就要动手废太子了。

天汉四年夏,刘彻封刘髆为昌邑王,命其出长安就国,算是给那次的废太子风波,画上了句号。

但父子关系,却就此僵硬了下来。

直到今年,才慢慢好转。

而带来这一切变化的,刘彻心知肚明,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张恒。

“后生,听说你跟搜粟都尉桑弘羊要结亲了?”刘彻问道。

“不敢欺瞒王翁,正是如此!”张恒笑着答道,顺便发出一个邀请:“婚期就定在下月辛亥日,届时王翁若得空,还请不吝赏光!”

“呵呵!”刘彻摇了摇头,道:“老朽老矣,恐很难再像现在这样出门看看了……”语气中充满了感慨。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