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139节(2 / 2)

加入书签

【简单来说,生物学家本质上还是在研究细胞,只是研究的对象更微小了。他们用了更加精密的仪器,可以放大更多倍的仪器来研究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它们互相结合的各种产物,这些东西呢,也被称为生物大分子。】

【而这些大分子,又主导了各种各样的生命功能,比如遗传、新陈代谢、免疫、发育等等等等,可以说,如果掌握了这些大分子的规律,那就掌握了生命本身!】

【在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之后,生物学界就一直在对此进行着研究。到了分子生物学阶段,大家争议的点在于,dna和蛋白质到底谁才是基因的物质载体。】

两个小人冒出来。

一个举牌说: “我站dna。”

一个举牌说: “我站蛋白质。”

【等等,你们可能要问,之前不是说了基因是附着在染色体上面吗?】

【对,但染色体的构成部分就是dna和蛋

白质,以及少量其他的东西。所以他们讨论的点是,基因到底附着在这些组成染色体的哪个上面。】

一点皮屑被放在显微镜下。

逐渐放大,可以看到皮屑上的纹路肌理;再放大,可以看到皮屑的细胞;

再放大,可以看到细胞里的染色体、线粒体等等;再放大,可以看到组成染色体的dna、蛋白质等等。当然,这只是一段演示动画。

孙思邈的徒弟已经彻底的晕圈了: 这简直一环套一环啊!

从大到小,没完没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孙思邈啧啧称奇,又叮嘱道: “到了这儿讲的东西,记下来就好了,不用试图去理解。

因为这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他现在惦记的就是先把能看到细胞和细菌的显微镜搞出来,或许这辈子就无憾了。

【学术界一般将1953年时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视作为分子生物学的开始。】dna的双螺旋结构看着就像是规律扭曲的楼梯。带着某种神秘的气息。

【它由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发现。】

【可能有人要问,知道结构有什么意义吗?对于咱们这种学渣来说当然没什么意义。但是在生物学家看来,这样的双螺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就表明了dna的复制规律。】

沃森和克里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用铁丝扭出了dna的双结构模型。他们看上去都很年轻,正在一边工作一边聊天。沃森:“论文写得怎么样了?”

克里克: “快了,等我写完再给你看。”

好。”克里克耸耸肩,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 一定要加上这句话, '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

沃森点点头: “当然。”随后又迷惑, 为什么要强调一定?

克里克哈哈大笑:不加的话,要是有些人没看出来,肯定会说沃森和克里克这两人缺乏洞察力,所以没看出这一点。

沃森也笑起来。

片刻后,克里克又道: 不行,我还是把那复制机制单独写篇论文发表出来。

【必须说一下,这俩其实在当时都只是小人物,名不见经传,甚至连博士都还没毕业。而且那会儿有个生物学权威认为dna的结构是三股螺旋式,但俩人实验再三也考虑再三,最终觉得他是错误的,自己是正确的,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继续进行研究。】

【然后,一战成名,直接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所以说,不要迷信权威,权威也是会犯错的。】

· …

老百姓们看了看自己的手,一脸不敢相信的神色: “就这么大,里面竟然藏了这么多东西呢?”还有像楼梯一样的家伙,它到底藏在了哪儿?

有人甚至翻遍全身想要把它给找出来。

听懂了的人哈哈大笑: “你找不到的!要借助那什么叫显微镜的东西才能看到。咱们这会儿还没有呢!

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使是光学显微镜,也是不能让肉眼看到dna的。

而仙画强调了无数次的不要迷信权威,终于也让一些不服气的士子们有些羞愧的低下了自己的头。

世界观被打碎然后又重塑了一番。

【在了解了dna的结构和复制规律之后,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

【大开脑洞的生物科学家们就想,如果把一个人身上关于遗传病的dna从dna链中去掉,那是不是他的后代就可以不再患病?】

【如果把一种生物的dna中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再将它重新组织一下,那是不是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一种新的物种?】

在宏伟的都市内,一只比摩天大楼还要高的怪兽正在咆哮。它一脚就可以踩碎一栋大楼,甚至还可以喷火。

在它的下方,汽车和房屋就像是玩具,人们一边尖叫一边逃窜。

镜头一转。

几只丧尸正摇摇晃晃的接近人类,但当它到了眼前时,那人的嘴巴忽然张开,吐出来的舌头居然像是蜥蜴一样,舌尖绽开,猛地一击就将丧尸的脑袋打了个稀烂。

“啊啊啊啊!”

虽然路小柒其实没有选什么恐怖画面,还打上了码,但这样的视觉冲击力显然也让古人们有些接受不了,人群中迸发了一连串的惊恐的尖叫声。

“怪物啊!有

怪物啊!”

那么大的怪物啊!还会喷火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