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第189节(2 / 2)

加入书签

这给他们节省了很多验证的过程。

只要取得一些河道资料,基本就可以开工了。助手一愣,心生佩服也生出几分惭愧。

他想的是大人可以青史留名,但大人心心念念想的却是这法子的确有用。或许,这就是大人能够做到青史留名的原因吧。

【而且潘季驯还很重视堤坝的质量,主张合流但是又不反对有计划的进行分洪,治理的节奏掌握

得非常好。】

黄河的堤坝如火如荼的举行,潘季驯一向亲力亲为。他时常在各个工事之间巡视。

这个沙不行,一定要实堤!他会亲自查看筑堤所用的沙石是否合格。铁面无私。

四次治河之后,他将黄河下游三个省的堤坝全部连了起来,总算是结束了黄河忽东忽西,河道不定的局面。

【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也被后世奉为治河的金科玉律。】

【不过,限于条件,他当时只治理了下游一带,对于泥沙来源的黄土高坡的中游却没顾得上,因此并没有彻底解决黄河的问题。】

【1981年的时候,开封市龙亭东湖打算在湖中间修建一座亭子,就开始抽水清淤,结果发现了湖底明朝周王府的遗址,然后考古队员们肯定得来挖掘呀,结果挖啊挖,发现深处还叠着一座北宋皇宫的遗址。】

【又挖呀挖,发现地下三到十二米的地方,还城摞城一样的埋着六座城,分别是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

【可想而知,黄河溃堤的威力都多大,治黄专家们的压力有多大!】

不同朝代的开封城的居民几乎都惊得跳了起来。实际的跳了起来。

有胆子小的甚至爬到了椅子上,惊惧不已的看着地面: 妈呀,所以咱们脚下还有一座城?不,家人幽幽的道, 是两座城。不……

不会闹鬼吧?有人牙齿都开始打冷战了。

“瞎,仙画都说了,这世界上没有鬼。”

更有胆子大的,独辟蹊径: “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挖到地底下那座城去?说不定还能挖出一些珍宝。

一整座城呢!

北宋,东京城。

“我们还是跟着迁都去洛阳吧。”原本还在摇摆不定的人瞬间下定了主意。这也太吓人了,开封这千年来就是被淹的命运啊!就算是现在历史可能改变,但也挺可怕的。

一时间,愿意随着赵匡胤迁都的东京城居民人数大增!

【要真正的彻底解决,或者说基本上彻底解决黄河灾患,那已经是咱们现在的事儿了!】

【咱们采取的是综合治理。】

【首先,灾患的根本其实就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那么,就先整治黄土高原。开展了许多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梯田,以及固沟保塬等工程。】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后,如今的黄土高原已经旧貌换新颜。很多地方都变得郁郁葱葱,植被覆盖率甚至达到了70%!】

【有了植被的固定作用,黄土高坡表层的水土变得不再那么容易流失。仅庆阳市一个地区,黄河的年入流沙量就减少了7200万吨!】

如沟壑一般总是带着某种让人觉得心酸的沉重气息的黄土高原,如今变了颜色。

从空中看过去,它竟然是绿的。

绿色的草、绿色的树,还有绿色的梯田。

前后的卫星遥感图片对比更加明显,前一张是灰扑扑的黄,后一张就是充满了活力的绿。农民们接受采访的时候,脸上如黄土高坡一般的沟壑似乎也变得舒展了起来:

这几年好啊,玉米都丰收了,我们家的梯田今年收成也不错。“气候都变得舒服了,而且风沙也没那么大了。”

一场暴雨不期而至。

但这次,它再也带不走已经被植物的根系紧紧纠缠固定住的泥沙。

【另外,我们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许多座的水库,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主动控制洪水和泥沙的节奏,调节黄河的径流。】

【龙羊峡、小浪底、三门峡……这些都是黄河重要的水库。】

【汛期的时候,这些大容量的水库将洪水积蓄起来,减少下游的洪峰水量,等到了干枯季节的时候,再放水,缓解下游旱情。】

【而且,黄河上的水库基本上都备有排沙孔道。】

【黄河水在水库蓄积的时候,泥沙沉淀到底层,上层变清。因此水坝的上层是排水孔,下层是排沙孔。当下游泥沙过多的时候,那就中上游的水库排清水,用以稀释下游的泥沙含量。】

【需要排沙的时候,水利部会调度中上游的几个水库一起,接力泄水,让水流变大变急,从而对下游的泥沙进行冲刷。】

路小柒用了动画演示来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过程。

单纯排水的时候,从水库中奔涌而出的浪是清澈的,正常的水。

但排沙的时候,却是浑浊的黄色的浪。

尤其是当几个水库一起联动排沙的时候,一股股的巨浪比万马奔腾的气势还要更加的磅礴,更加的壮观,

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人,坐在操作室中来调控的。只是轻轻的几个按键,几段程序,就可以调动如此的伟力。

【这就是黄河独有的调水调沙。】

【这个原理其实也和潘季驯提出来的“束水攻沙”是一样的。所以,潘季驯被冠以“千古治黄第一人”,实至名归!】

这竟然是黄土高原?嬴政惊讶的看着仙画中那一片绿。

秦国久居关中,虽然现在这片不叫黄土高原,但是那特有的地貌一出来,嬴政就认出来,这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