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 第159节(2 / 2)
“你之前说我可以调理一下糖尿病和心脏病,所以我们就专程过来了。”姜老头左右也没什么事,就来小镇转一转,顺便透透气。
姜芝芝刚好也没事,就陪着一起过来了。
“外面风大,进来吧。”白苏领着两人进入医馆内坐下,让程冬冬给两人倒一杯茶水出来,“暂时先在这里等我一下,我把上午最后几个号看完先。”
“你先忙。”姜老头坐到椅子上,打量着屋内的布局。
姜芝芝也好奇打量着古朴宁静的医馆,里面药味浓郁,但闻着并不难闻,“你们这里有好多药材。”
“医馆的药材当然多了。”程冬冬给两人端来两杯润肺滋阴的秋梨茶,“刚煮好的,你们小心烫。”
“谢谢啊。”姜芝芝仰头打量着程冬冬,看着他脸颊可爱像个学生,“你是在这里实习吗?”
程冬冬解释:“我是学徒,是师父的徒弟。”
“真是徒弟啊。”姜芝芝吐了吐舌头,她刚才还冒充来着。
“你们是师父在b城认识的朋友?”程冬冬好奇问。
姜芝芝点点头,故意逗他:“我们是亲戚。”
程冬冬抬眸打量了一下姜芝芝,姜芝芝留着齐刘海,头发刚擦肩,杏眼微圆,长相十分甜美可爱,和师父那种气质清冷大美人完全不一样,瞧着不像是一家人:“骗人的吧。”
姜芝芝一脸正经,“没骗人,是真的。”
程冬冬觉得不是,“肯定不是,一点都不像。”
姜芝芝嘿嘿笑了笑,轻轻嗯了一声,“你挺聪明嘛,都骗不到你。”
程冬冬挑了挑眉,“你们区别太大了,而且如果真是亲戚,早就来小镇了。”
姜老头笑了笑,确实如此。
“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先去帮师父抓药。”程冬冬将茶放好,便继续去帮师父打下手去了。
白苏看程冬冬有招呼好姜家二人,于是继续安心的给其他人看诊,后面进来就是被抽烟男熏到的孕妇。
孕妇大概怀孕七八个月的样子,身材发胖,脸上愁眉苦脸的,看起来整个人很抑郁。
白苏帮孕妇摸了摸脉,脉滑而沉细,身体湿热聚集,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你是不是老上火?身上有湿疹?”
“你说得对。”孕妇点点头,撩起袖子露出手腕上的湿疹,一片一片的红疙瘩,“一个月前忽然出现的,一直忍着,可是越长越多,实在是太痒了。”
“我自己买了一点膏药涂抹,但他们能说那个膏药有激素,我就不敢再用了,然后又自己喝了点菊花茶、金银花茶之类的,可喝了肚子疼,我婆婆说凉性的花茶也会导致流产。”
孕妇之后就不敢再乱喝茶,“但我实在太痒了,抓得到处都是疤,而且还有往大腿、后背蔓延的趋势。”
“白医生,你可以给我开一点不伤身体的中药吗?我实在是有点忍不住了。”孕妇说着又挠了挠胳膊和大腿,一脸的痛苦。
白苏颔首说可以,“你内热是很重,和你平时一些饮食习惯有关系,得开一些去湿热的药。”
她顿了顿,又问道:“最近心情和胃口都不好?”
孕妇点点头,“是有一点。”
“我婆婆说孕晚期这样很正常,刚好可以少吃一点,免得胎儿太大不好生出来。”
“正常情况下内脏挤压,是会顶到胃,导致没有食欲。”白苏看了看孕妇的肚子,肚子比较秀气,应该是没有盯到胃的,而且从脉象里看,是肝气影响到了脾胃运化。
“你现在情绪受怀孕影响,有点肝气郁结,心情抑郁也是会影响食欲的。”白苏觉得孕妇应当是有一点产前抑郁症,不过情况不算严重,“怀孕要尽力保持心情舒畅。”
孕妇也觉得最近心情压抑难受得很,看丈夫哪哪都不顺眼,一言不和就委屈想哭,“我知道,我觉得我可能是有一点产前抑郁了。”
白苏轻声说道:“既然知道,就要放宽心啊。”
孕妇想着最近语气很不耐烦的丈夫,沉默着点点头。
白苏看她估计是没办法调解好的,“等下给你开一点药,一起调调,不过不能用猛药,你自己平时多出来走动换换心情。”
孕妇点点头,“我努力。”
“不要努力,是一定要,身体最重要。”白苏说着给孕妇开方子,方子十分温和,以薏仁、茯苓、黄柏、苦参等为主,专门止痒去湿利水,“这个药抓两付就够了,止痒之后你平时自行做点茯苓糕吃,茯苓有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对胎儿也有好处。”
孕妇轻轻摸了摸肚子,“谢谢白医生。”
“不用客气,好好调理身体。”白苏再三叮嘱了一句,然后让程冬冬拿去抓药。
等她离开后,白苏继续给下一人看病,后面进来的就是刚才抽烟的男人,男人扶着生病的母亲进来的。
抽烟男人扶着亲妈坐下后对白苏说道:“白医生,我妈最近头晕眼花,还健忘手抖,你帮给她扎几针,让她尽快好起来,多少钱都行。”
“你别急,我先看看是什么病。”白苏打量着一直沉默没说话的老太太,老太太衣着朴素,背佝偻着,瞧着像个可怜的乡下老太太,旁边的男人倒是捯饬的挺精神。
老太太低着头,时不时打个呵欠,瞧着精神不太好,白苏出声问道:“老太太,晚上睡眠不好?”
老太太点点头,“晚上睡不着,总是睡一会儿又醒来,白天特别疲累,总是昏昏欲睡。”
抽烟男人附和说是:“对,像晚上去偷了牛似的,坐在沙发上就睡着了,昨天还差点把厨房烧起来。”
“我不是故意的。”老太太就想着坐一会儿,可坐着就忘了自己厨房里还烧着一锅水了。
白苏帮老太太把了把脉,脉浮缓无力,左尺肾脉尤为虚弱,舌质淡白,“最近胸闷痰多?还腰酸腿疼怕冷?”
老太太点头,“一直都有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