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女博士穿成渣知青 第154节(1 / 2)
几人握手。
大家并未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轻视顾青山。
席间,陈院长和刘教授更多的是和庄蓝说着一些药学方面的和医学方面的专业问题。
顾青山坐在乔朗旁边,乔朗对生物公司运营略有兴趣,问着一些生物公司的事情。
生物公司的一些举措让乔朗有些刮目相看,比如说分期付款法,比如说养殖场认养法,这些办法都很新。
可惜顾青山的文化水平低了点,不然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商人才。
这一餐,大家宾主尽欢。
三天后,庄蓝收到了医学院的聘书,也收到了商务部的顾问聘书。
同时,京城那边的调查小组正式找了庄家父母对当年的事情进行了再次的调查,然后告诉他们,不出意外的话,20天后会有结果。
庄父庄母兴奋的等着结果。
这个结果出来不只关系着他们的命运,同时也意味着分散的一家会再次团圆。
在等待中,他们收到了大儿子的回信,他告诉父母他在乡下一切都好,庄父庄母将南省的地址和电话留给了他。
庄蓝研发的疫苗已经在小范围内使用了,明年将全面上市,全国老百姓都可以接种。
顾青山的孵化基地也如火如荼的准备着,把厂子建在了南省最近的一个县里,一是可以顾着家里,二是方便他去查看工作情况。
在临近过年时,南省养殖的八个受灾县都传来了好消息,第一批公鸡出笼了。
这个消息振奋人心。
省里,县里的投入得到了回收,同时受灾的百姓卖了鸡拿到的钱买了粮,又可以维持生计了。
生物公司也收回了第一期货款。
将近年关这个月,大家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特别是陈国忠,他提出的养殖救灾这条路得到了肯定,缓解了南省各县的缺粮危机。
农村发展养殖业这个模式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其它省纷纷效仿,这可是又抓经济又能救命的大好路径。
可以想像,年后的鸡苗供应和生物公司是多么的忙碌。
乔朗那边也传来消息,生物发酵剂已经世界各国注册成功,就算这项技术国外的想觊觎,只有拿真金白银花钱购买,想偷走或剽窃那是不可能的。
同时,二塘村人人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村里养的鸡每天能有一千二百个蛋,每天有96元,每月有近3000元进帐,新养的公鸡也快出笼了,卖了又是钱。
每家每户养的鸡也是长相喜人,公鸡都可以卖了,母鸡开了年就可以生蛋,每天都可以流水一样生钱。
二塘村里的每一户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
这过年,人头费每人可分150元,出了工的能分80元每人,那里家里人口多的算起来可以分一千多块钱,这是以往的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往年,一年下来,每人能分到30元那就是好的光景的。
大伙都铆足劲打算明年再多养些鸡,来年多分些钱,其它几个生产队也建好了鸡舍,明天开了村就准备养鸡。
现在二塘村的大姑娘们都想嫁到外村去,村里的小伙子都成了香馍馍,就连死了婆媳或者年轻大的老光棍都有人争着嫁进村里来。
二塘村上下气象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大家能有这样的收入,他们感谢庄蓝和顾青山。
虽然他们不在村里的,但大伙对他俩的感激之情一点没有减少。
听说他们过年要回来,大家伙都盼着呢。
特别是周壮,他婆娘的病已经是大好了,这过年还分得不少钱,日子也越过越好,如果不是当初庄蓝出手帮他救人,他哪有这样的日子。
他是把庄蓝当成大恩人来看的。
另一端,庄家一案终于平反了。
庄父庄母年后可回北京工作。
这时,庄父庄母心情激动之外,最牵挂的就是大儿子,他们轮流守着办公室的电话生怕会漏接。
终于等着儿子的电话。
二天后,庄家二老带着庄蓝和顾青山一行人在火车站等着陕西进站的火车。
临近春节,每班火车都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火车站上都是提着大包小包出行或者归来的人。
庄父庄母在望眼欲穿下,终于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瘦高的男子接着大包小包的四处张望。
“小易——”
庄母唤着儿子的名字大步向他奔去。
庄父也紧跟其后。
庄蓝看着前方和庄家父母抱在一起的哥哥,鼻腔一酸。
她记得书里这样说过,庄家儿女都有一副好皮相,庄家大哥翩翩少年玉树临风,面如冠玉,意气风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