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歌 第152节(1 / 2)

加入书签

但是她赌的是,陛下和周太后不合。陛下和庆王自小的情谊,庆王向来听话,陛下择嗣子,最终的权力在陛下手中。

不到最后,谁也不敢说保证。

朝中的人,不站队,也渐渐站队了。

何静生的帖子来的很快,何静生怪不得是一把锋利的刀,每日的折子还是一样进京,但从江南的乱状,变成了江南官场中,眼下都有巴结庆王的意思。

赵晖看着折子中,那些原本追随江南文官集团的世家大族,送给庆王的别院,送给庆王的园子,游船……

他眯着眼睛看了许久,都没有出声。

朝中择嗣的事情已经是定局了。赵晖甚至问过吕大人:“您觉得呢?”

吕大人老眼昏花,哭的泪涕涟涟:“陛下不可如此,何至于此。”

赵晖已经过了隐而不发的时刻,他到底是帝王,权力的传递是本能。对择嗣这件事已经冷静了。

或者说,他在冷静地审视着每一个人。

朝中也已经有了不同的声音,他有心放出消息,让那些盼着他死的人去争去抢。

周太后还是坐的稳稳的,周宪实更是闭门不出,仿佛不知道这回事。

倒是庆王一脉的宗亲都开始奔走。庆王妃带着儿子四处联络感情。

赵晖不信周太后,他等着周太后急不可耐的将孙儿过继给他,他等着周太后两眼放光的盯着他这把椅子。只是还没到时候。

康亲王还在调遣北上的军饷和蓟州兵马支援丁远山。

奏折给赵晖递了一次又一次,赵晖都没有批复。

康亲王忍不住了,只能追到西苑来。

赵晖见赵沧满头大汗,已经中秋了,他还能急成这样,“皇叔作吧。”

赵沧匆匆谢了声,开门见山:“臣的折子,陛下看了吗?”

赵晖问:“辽东这次丢了沈州,拿回来的胜算有几成?”

赵沧被他问住了,可若是不调兵,就不可能拿回来。

赵晖慢条斯理:“辽东想必也是算准了朝廷会有援军,要是草原部落南下直奔热河一带,兵力补给能挡得住吗?”

赵沧也想过这个可能:“到时候宽城、隆化的兵马互为犄角,再不济丁远山到时候回援,京畿兵马也可以随时北上。”

赵晖摇摇头:“所以蓟州的兵马更不能出关。关外的已经失利,让他们自省吧,外松内紧,各部兵马时刻防备草原南下,草原才是大患,建奴不足为虑。”

康亲王还想说什么,但张张嘴,最后也没说出来。

赵晖将折子合上,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

他面色开始泛黄,已经是精力不济,抓紧时间问赵沧:“皇叔以为,择嗣,该怎么选?”

赵沧垂首赶紧起身,并不敢乱说。

“陛下的意思呢?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

赵晖笑眯眯的,不言不语。

看了他片刻,将话挑明:“择嗣无非就一个文敬皇兄一脉,一个庆王一脉。皇叔觉得哪个合适?”

赵沧知道,今天绕不过去,陛下就等着他自投罗网。

闭了闭眼,才说:“臣以为,文敬太子一脉,尚有争议,毕竟只有赵诚一人,不好承嗣陛下这一脉。”

赵晖听得笑起来,点点头:“皇叔说的有道理。”

康亲王听后,就明白了,陛下不想择赵诚。

但赵晖接下来又说:“庆王同我差了十几岁,他也只有一个嫡子。”

这话说的模棱两可,赵沧也拿不准他的意思。

“此事还需慢慢商议,不急在一时。”

赵晖却说:“可一日无太子,朝中就不太平,暗涛汹涌,闹的人不得安生。要么这样吧,朕不偏不倚,将赵诚和赵旭一同召进来,养在朕身边,如何?”

赵沧心里一紧,但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陛下可让礼部督办此事。”

赵晖见他没有反对,点点头说:“皇叔督办此事吧。朕累了。”

赵沧从西苑出来,就带着旨意。

赵幼澄也没想到,陛下一道旨意,将阿弟召进西苑去了。

与他一同去的还有庆王的嫡子。

朝中择嗣自此来开序幕,放在了桌面上任人讨论。

赵幼澄打发冬凌去打听消息,一边和吴顺嘱咐:“进了西苑只听只看,但是不要多说话。庆王府不论说什么,都不要搭理。我把阿弟交给你了。”

吴顺知道轻重,和赵幼澄保证:“殿下放心,奴一定守好小殿下。”

赵诚见赵幼澄紧张成这样,笑着说:“阿姐放心,陛下待九皇叔亲厚,召我进西苑,不过是掩人耳目。赵旭也很聪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